
这个看起来像现代手持小风扇一样的物品,叫銮铃,是西周至战国时期马车上的部件。
銮铃结构为两部分:上部分为铃主体,轮式外缘,扁球状,上有辐射状缕孔。铃体中空,内有小石丸。石丸随车而动,击打出清脆的铃声。
下部分为长方形銎座,用来固定在车轭上或车衡上。
銮铃的“銮”字,来源于鸾鸟。古人认为鸾鸟具有祥瑞之意。为祈求吉祥,所以称之为“鸾铃”。后来又把“鸾”改为从金的“銮”,“鸾铃”成为了“銮铃”。

銮铃的作用,一是如同今天的汽车喇叭,可以警示路人。
二是可以麻痹马的听觉。我们知道马是很容易受惊的动物。銮铃长时间的响声,可以使马对声响的刺激变得迟钝些,从而不易受到其他声响的惊吓。
三是代表了车主人的身份地位。等级不同,銮铃的数量不同,按照8、6、4、2递减。最高级别的马车上可装8个銮铃。
《诗经》中描绘:“四牡彭彭,八鸾锵锵。”意为四匹骏马奔腾驰骋,8只銮铃发出锵锵的金石之声。
这件文物时间是西周中期(公元前976年到前886年),出土于宝鸡市茹家庄一号墓,藏于宝鸡青铜器博物馆。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ummeng.com/11831.html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ummeng.com/11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