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娃宝军怎么火起来的,农村娃宝军进去了吗?

2021年4月24日,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从天津来到湖南衡山县走亲戚,他一下车,早在村边等候多时的老奶奶杨友兰便一路小跑,激动地抱着他,看不够,就如同是一位母亲看着多年不见的儿子一样。杨友兰是1998年抗洪抢险牺牲的衡山籍烈士丁云峰的母亲,被杨友兰拥抱的男子名叫王贵武,天津人。他叫杨友兰老人“妈妈”,这声“妈妈”,63岁的王贵武已经喊了23年。

1998年夏天,在湖北簰山洲抗洪前线,有10名空军某部官兵被洪水卷走壮烈牺牲,当过空军的王贵武看到这条新闻时悲痛万分,他暗下决心要替烈士尽孝。从此,王贵武踏上了一条“结亲之路”,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为每位烈士的母亲购买终身养老保险。第二件事就是安装电话。王贵武说,我要经常跟妈妈们通电话,让她们感觉到,我就在她们身边。杨友兰就是那时认下的妈妈,王贵武亲切称她为“丁妈妈”。

衡阳,王贵武还有一位妈妈,就是抗洪烈士梁力的母亲。梁力牺牲后,王贵武第一次来到衡阳认梁妈妈时,衡阳都市频道参与报道的第一代记者李云明、蒋玉成1998年进行采访拍摄。当时,梁妈妈紧紧地抱着王贵武,就像抱着儿子梁力,蒋玉成现在还记得王贵武说的这句话:我一定会每年来看您,一辈子都会为您尽孝!

1999年,王贵武看到梁妈妈住在面积不足13平方米老旧房子时,就资助梁妈妈购买了一套一百多平米的新居。搬进新家后,梁妈妈特意给王贵武留了间房子,就是在这间房,王贵武学会了吃辣椒,说衡阳话。

2014年12月,衡阳的梁妈妈突发脑溢血,接到电话的王贵武立即从天津赶来,象儿子样守在病床前。梁妈妈走了,王贵武就披麻戴孝,捧灵下跪,在梁妈妈的墓碑上按儿子的身份写了王贵武的名字。“儿子能做的事他都做了,甚至做得更好!”妈妈走了,悲痛的梁爸爸原以为和王贵武的缘分就此结束,可王贵武却说“爸爸,我接您去天津养老吧,妈妈走了您还是我的爸爸。”

二十三年来,王贵武坚守着自己的承诺。每到春节,王贵武为了和烈士的妈妈过年,常常是下了火车坐汽车,下了汽车坐摩的,有的山路摩托车进不去,就步行。“逢年过节,不跟自己母亲在一起,您的亲生母亲会怎么想?”这是衡阳都市频道第二代记者甘娟娟2004年春节,采访王贵武时提出的问题。十多年过去了,甘娟娟回忆这段场景时,还记得王贵武眼含热泪复述自己八十多岁母亲的一句话“人家儿子当兵为国捐躯,我把儿子捐出去替他们尽尽孝,值啊!”

从修房子到装空调,从治病到照料日常起居,王贵武尽心为每位烈士妈妈解决生活难题。妈妈过生日,他就打电话,寄上生日礼金,逢年过节送上生活费。为了能陪烈士妈妈们唠家常,王贵武就一句一句地学方言、了解当地民俗,以前只会说天津话的他,现在已经会说八种方言了。

一年、两年、十年、二十年,王贵武的结亲路从壮年走到花甲。十名抗洪抢险烈士的妈妈,六名汶川地震烈士的母亲,王贵武结识了16个妈妈,遍及全国。2018年王贵武60岁,衡阳的“丁妈妈”一个人坐火车来到天津,给“儿子”送上两幅亲手做的刺绣。王贵武对我说:这是他收到的最好的生日礼物。也就在这一年,王贵武在天津建立了 “英雄母亲之家”,让烈士们的母亲时常过来住一住,带着她们散散心。

这就是首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十大孝亲敬老楷模”,全国“最美退役军人”王贵武。从1998年王贵武来衡阳认妈妈以来,衡阳都市频道先后有三代十余位记者参与采访报道。23年来,有的记者已经退休,有的走上领导岗位,现在更年轻的记者,又开始了新的坚守,继续讲述人世间更加动人的故事。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ummeng.com/13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