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本打算逃离北京。
因为疫情的缘故,让我在这个地方呆烦了。
想去广州换换环境,所以提前一段时间辞职出来。
结果4月14号管控严起来了,去不了了。
所以闲着也是闲着,就找一份兼职干干。
因为对外卖骑手有点好奇,门槛低,所以就选它了。
因此,阴差阳错在饿了么平台下送餐。
算到今天,已经干了十几天,因为一直在路上跑,根本没有时间记录和整理文字,今天外面一早起来就下雨,不想冒雨送外卖,没雨衣怕得病,怕摔跤,所以偷得半日闲,写写这段时间的感想。
原谅我在恶劣天气面前怂了,因为同住的3个同事(还有3个人窝在床上没动),没有雨衣的情形下仍然出去了,这里表示敬服!

据国家统计数据,从事快递行业的人数达到1300万人,这些人被归为灵活就业人员。
所谓的灵活就业人员,就是没有上缴三险五险的打工边缘人。跟所服务的平台也没有所谓的劳务关系。
现在外卖两大平台美团和饿了么骑手数量分别为399万和300万,共计700万。
而且两大平台都是不直接雇佣人,通过第三方劳务公司招揽人员,被招揽的人没有什么雇佣的协议,只要在平台上租个车、电池、外卖箱,外卖平台注册账号就能接单干活。
饿了么和美团还有所谓的专送和众包两种人员,其实性质没有多大区别。
所谓专送:就是中午、晚上两个用餐高峰期要保证上8个小时,其实平台鼓励早上6点到晚上12点一直在线等活。
所谓众包:就是社会闲散人员,只要下载一个美团众包APP(饿了么是蜂鸟众包APP),在上面简单的考试一下就能送了,接单单价会比专送的低2-3块钱,他们时间更自由一点,不用保证某个时段在线。

那么媒体宣传外卖骑手已经成为年轻了就业的新选择,是否是真的?
真实的近距离观察,这种宣传有点夸大其词。
就我在的北京新街口站点而言,50岁以上的人占1/4。
35岁–50岁的人占一半。
20岁左右的小伙子占1/4,这些小伙子又分为3类:一类是真的想挣点钱,一天玩命的干,能挣个万把块钱;一类是口袋里钱花得差不多了,在这里挣点快钱,当做了临时中转站;一类人是真的懒,一天干几个小时,保证生活基本保障,有时候连房租都交不起。
所以媒体宣传年轻人不进工厂,都去跑外卖了是不存在的,这个工作看似比工厂自由,实际上想要挣钱比工厂辛苦多了。
一般年轻了真是吃不消,我下床的一个小伙今年18岁,对我说,最多干2个月就要走。早上起不来,中午太热,晚上太黑太凉,不想跑,他说完,原谅我不厚道的笑了。

这群人其实就是社会的边缘人。
不管他们是否承认。
总体上是他们身上没有一手技艺傍身,只能卖苦力。
有些是年纪大了,做不了更重的体力活,骑手是跑腿的活,只要车技还行,爬楼,耗时间就行。
有的是养家糊口的中年人,进工厂挣不了那么多钱,这里拼命跑会比工厂挣得多一点,但是每天都面临交通事故的潜在威胁。
剩下的年轻人刨除懒人外,就是家里有压力,要起房子,攒钱娶媳妇的。
上述这些人,对社会保险和医疗保险没有什么概念,只图有活干,有钱挣,哪管其他的。
他们每天在路上奔跑,不是在等单、抢单,就是在飞速的奔驰,登上5层6层的老式居民楼,把一份份餐点送到他们的手上。
外卖骑手像极了蜜蜂的工蜂,蚂蚁的工蚁,处在社会的最低层级。
餐点送慢了,超时平台要扣钱50元每份。
顾客点差评平台也要扣钱100元。
到了小区门口,连保安也不正眼瞧瞧,就要车放在外面,检查完核酸,提着餐点,飞快的寻找楼号、单元门、按响门铃,到客户门口有的还不让敲门,要打电话联系送餐。
等中饭高峰,晚饭高峰过了,才是外卖骑手的用餐时间,一般是下午3点左右,晚上10点左右时间用餐。
中午没有什么休息时间,有勤快的骑手,在送餐等商家出餐的间隙,一口白水一口馒头,匆匆果腹。
晚上10点、11点,带个外卖回来,吃完就上床睡觉,不要十分钟就听到响彻云霄的呼噜声。
这群边缘人,给人送餐,自己没时间吃饭。
他们是平台、保安、交警、老百姓、甚至是餐厅服务员“特色照顾的对象”,罚款,呵斥,奚落、嫌弃,你都能在他们脸上看到精彩的答案。
前天晚上,我送外卖回来,在路边泊电动车,带着京腔的一家三口,骑电动车经过我身边,男的教育他孩子,说:“你不努力,将来就跟这些外卖员一样,没地方住,住桥洞。”
他们电动车呼啸而过,语音却穿透了我的脑袋,气血翻涌,我不惹人,鍋从天上飞来。一万只糙泥马在脑中奔腾而过,真的要脱口而出了。
这就是社会现实。
我无奈的摇摇头。
我身上披着饿了么的头盔和衣服。
此刻我不仅胃里咕噜噜的叫着。
灵魂上我却有点出窍,空有一具躯体,在白落的街灯下,看着一个外国人带着一个年轻女子有说有笑的经过。
- 恍惚间,感觉生活是如此的遥远。

8到最后,今天早上出去的3个人,一个人已经回来了。
因为雨天路滑,避让行人,急刹车没刹住,幸好没有撞到行人,车却压在右脚踝上,把脚崴了,颠簸踉跄着回来,脚踝肿青,随便搽了一点药,脱了一个精光,钻被窝里,想把身体捂暖了。
他是我们宿舍最拼的一个小伙子,他是四川彝族人,他叫阿木瓦布。
他的回来,吓得另外两个小伙不想起床了,准备找个借口,好躲过这该死的雨天!
我问他们,为什么不出去?
三个人说,下雨天出去个锤子。
一个打开了抖音。
一个在追剧。
一个还没睡够,蒙着头继续他的美梦之旅。
(未完待续)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ummeng.com/3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