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臣是一个弹丸之地。1万7千平方公里,中国一个地市的面积,130万人,中国一个大县的人口,竟然掀起如此波澜,引世界瞩目,看来一个人、一个地区的战争潜力是巨大的,只要发挥。当年满人不过数万,连同百姓不过几十万,竟然吞下了拥有上亿人口、百万军队的明朝,让人惊掉了下巴。
当年的战国七雄,一般也就百万到二百万人人口,动辄出动军队几十万,因为全民皆兵,每户男丁二抽一、三抽二,有了强大几乎竭泽而渔的兵源,因此战国是恐怖的,民不了生的,一死就是一茬人,如同割韭菜,十五年就是一茬,因此有男十五、女十二的法定结婚年龄,把他们送入战场则是国家的义务,“战国”这个词不是虚的,真的是视生命如草芥。
许多人依旧生活在“战国”,虽说过去了二千多年,天下依旧不太平。车臣人男女比例100:118,其实这是许多经历过战乱国家的共同特征,比如前几十年的越南,现在应该是好多了,毕竟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疗伤。
它西接印古什共和国和北奥塞梯共和国…,远离俄罗斯的传统统治中心欧洲区域,位居深山、盆地,也许就是它的“得天独厚”的条件,有机会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两次挑战世界大国俄罗斯的极限,凭什么?一靠宗教信仰,二靠独立情结、昂扬斗志,三靠地理优势,易守难攻。终究是功败垂成,经过改朝换代而为今天的车臣,以俄罗斯为号令,如影随形踊跃入乌积极参战,势如一把利刃直插乌的心脏,与之前判若两形,让人叹为观止、惊诧莫名。
它的首府是格罗兹尼,30万人,也就是中国内地一个大点的县城而已。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车臣人是高加索土著和外来阿兰、土厥人混血人的后裔。 车臣人占93%,比例非常高,俄罗斯族人占3%,非常低。90年代掀起反俄独立浪潮,在当时十几个原苏联加盟共和国纷纷独立的情况下,车臣自然也不甘示弱,清洗掉俄罗斯人几千人,终于激起俄罗斯的愤怒,第一次车臣战争由此而来。
战争打了近2年,俄出动三万八千多人,阵亡、失踪三千多人,受伤一万多,对方死一千五百多,等于是打输了,损失惨重,打成了持久战、消耗战,“泥潭”,然后讲和。第二次准备充足,取得了全面胜利。胜利来之不易,巩固了俄罗斯的统一。
没有什么是不可以改变的,哪怕生死。
车臣人自称纳赫乔人,13世纪在当时整个欧洲都面临蒙古人的威胁下也遭到了入侵,也不例外。当时蒙古人也就12万大军从蒙古高原今天的外蒙古打到多缁河,一路向西,所向披靡,正如几百年后的近代从蒙古人240年的铁蹄高压统治解脱出来的俄罗斯又一路向东,似乎还要猛烈一些。历史是惊人的相似,势力强了,自然要蹦哒,似乎也在“情理之中”,胜者王败者为寇嘛。
16世纪,其实离现在已经不是很遥远了。伊斯兰教传入车臣,现代社会宗教仍然是一个重要因素。比如东南亚,世界上许多地区,相对于它的原生地阿拉伯地区,其实伊斯兰教传入得都比较晚的,但是一旦接受则根深蒂固。比如近二十年,基督教在我国如水漫土淹,势不可挡,为什么呢?
在17、18世纪,它成为历史大国波斯、奥斯曼、沙俄的争夺对象,沦为一团肥肉,最终为后起之秀沙俄所得。但是独立的种子如雨后春笋时常若隐若现,因为那是出于本能,虽无力抗争,毕竟是一种需求。甚至延续到苏联时期,绝不是偶然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它象乌克兰一样合作德国,希望浑水摸鱼,借此历史机遇独立,都没有成功。
因为苏联胜了德国,自然它也受到了报复。二战刚一结束,1945年,车臣人被斯大林强迁入哈萨克斯坦及西伯利亚。车臣太小,而乌克兰太大,二者是不能相提并论的。乌克兰60万平方公里,人口4千多万,体量是车臣的几十倍,和波兰不相上下,只是这几十年,乌克兰的存在感太低了,与体量不相符。一个相似的例子,韩国10万平方公里,5千万人口,这几十年发展迅猛,在世界刷足了存在感,现在已经是世界十大经济体了!
1957年赫鲁晓夫允许车臣人回归,有了后来的车臣。到1989年,力量得以恢复,也加入到独立的时代潮流。它的邻国亚美尼亚、格鲁吉亚纷纷独立,它是眼馋的。1991年总统杜达耶夫宣布独立,在独立的路上越走越远,然后有了众所周知的车臣事件。
车臣虽小,但是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位于高加索南北铁路、公路、输油管线枢纽上,为俄罗斯所重视和忌惮。俄罗斯看得很紧,这也是不能独立的原因。要害呀。
车臣,历史夹缝中的地区。130万人,1万7千平方公里,着实是少了点。历史是双向选择,应时而动,至于未来是说不清楚的。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ummeng.com/5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