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秦强
“任晓文家的羊肚菌今年丰收啦!”
富平县淡村镇亭子村的村民这几天都不约而同地谈论着这件事,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自从2018年5月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后,任晓文就开始琢磨着村子里的特色产业发展问题。过去,亭子村主要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莲藕、养殖等都不具规模性,收益一般。许多人迫于生活压力,纷纷外出打工。眼瞅着其他村脱贫攻坚战如火如荼地开展着,自己却苦无良策,急得团团转。
一次偶然的机会,得知种植羊肚菌效益比较好,唯一的缺陷是风险比较大,富平以前也尝试过,却都以惨败收场。但敢闯敢拼的任晓文偏偏不信这个邪,硬是和羊肚菌较上了劲。
“试了才有机会,不试永远没有可能。万一成功了,村民不就多了一条生财路嘛。”任晓文心里想。
2019年11月,在家人的支持下,他租借了别人一个九分地大小的大棚作为试验田。“温度多少度比较合适?”“这两天湿度咋样?”“菇长到两公分还需要注意啥?”自从种植了羊肚菌以后,刨去镇上开会,剩下的时间里,任晓文不是在棚里通过视频向专家请教问题,就是在棚里转悠,哪怕是外出前瞅一瞅这些宝贝儿,他也安心。
天道酬勤,经过辛勤付出,2020年3月,任晓文的羊肚菌试验田长势喜人。当年亩产出菇量达到400斤。虽然赚钱不多,但意义非凡。用他自己的话说,“试验的成功翻开了富平羊肚菌种植史上新的一页,亭子村农业产业转型的出路也有眉目了,当时心里美滋滋的。”
初次试种就成功,既让任晓文看到了希望,也让他不免有几分担忧:试验田毕竟只有九分地,成功也许有运气成分在里面。面积扩大后到底行不行,还很难说。再说,自己的技术水平也不是特别熟练,只有通过事实,才能让村民信服。于是2020年11月,他扩大了5亩地新建6个拱棚。为了更加熟练地掌握种植技术,他和妻子多次前往杨凌、四川等地参观培训学习。由于勤奋好学,很快掌握了技术要领,加上管理得当,2021年,6个大棚的羊肚菌给他带来了10多万元的纯利润。
羊肚菌的种植,不仅让任晓文增加了经济收入,也彻底消除了他之前的担忧,更加坚定了他继续种植羊肚菌的信心。2021年11月,他把大棚由原来的6个扩大到43个,面积也扩大到27亩地。此外,他还根据羊肚菌的生长习性,尝试着在不到两亩地的槐树林下进行试种,竟然亩产收获400斤羊肚菌。
截至目前,2200斤左右干羊肚菌也已装袋入库,二茬还在大棚内继续生长。“按照最近400元一斤的行情来算,预估可获40万元的纯利润。”任晓文兴奋地说道。
但由于种植风险大,即便是他种植成功以后,大部分村民也处在观望中。到了2021年3月以后,逐渐有村民前来咨询相关种植事宜。到当年11月,村里共有7户种植户,种植总面积已达52亩。种植户任文荣激动地说:“我在2020年11月试种了一分地,除去让亲戚朋友尝鲜外,还获得了3000元的纯利润。这样算下来,我比晓文哥的亩产收入还高点,所以去年就扩种了10亩。按照当下行情,今年纯利润预计可达24万元左右。”在任文荣家,记者看到,大概有1000斤的干羊肚菌已装袋,整整齐齐地存放在房间里,等待客商前来收购。
村民彭宝军去年3亩地搭建了3个温棚,刨去所有成本,至少收益3.5万元的纯利润。“这比打工好多了,短短5个月比我打零工一年还挣得多,这真得感谢任书记,为我们谋得了一条发财路,我为他点赞。”说话间,彭宝军不由分说竖起了大拇指。
羊肚菌的种植,不仅让种植户增加了收入,也为脱贫户及周边村民带来了诸多好处。“3月份采摘时大概有五六十人,我在棚里采摘了十来天,活轻方便还顾家,中间再管一顿饭,还能多挣1000多元,撩咋咧!”村民王俊英笑着说道。
“随着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羊肚菌必将成为我们村推进乡村振兴、助力村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对于这个新兴产业的发展,任晓文信心满满。
本文来自【渭南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ummeng.com/8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