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个热门话题:“为什么说有些人精神内耗很严重呢?”
某网友回答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即使要迟到了,对着镜子不知道挑哪件衣服,挣扎许久;
想在课堂上发言,要在心里挣扎无数回;
好友群里每天聊得热火朝天,想加入却一句话也插不上;
朋友圈发完了在线等点赞,评论的人少就失眠、烦躁。
这种做事犹豫不决,不敢决断,容易被他人话语影响情绪的人,常常把自己搞得很累。
生命的长短和情绪的好坏密切相关,据统计,200多种疾病都与情绪有关。
别小看你的负面情绪,它正在一步步蚕食你的健康。
01
不放过自己,就是自我消耗
闺蜜小爱最近没怎么发朋友圈了,平时爱晒生活照的她,最近怎么刷不到她的更新?
我发了条信息给她,她立马回复:我失眠严重!哪有心情发朋友圈。
她最近接了一个兼职,早上正常上班,晚上找资料,做文案,脑海塞满了杂七杂八的东西,哪能睡得着觉呢。
我心疼她,让她考虑辞掉兼职,钱是赚不完的,健康最重要。
她说自从接了这份兼职,每天都过得不如意,除了正常上下班,剩下的时间都用来吸收“新知识”,可是这些她都比较陌生而且抗拒。
但一想到放弃吧,自己又不甘心,那边的上司总是鼓励她,坚持再坚持。

坚持到底为了啥?
闺蜜也不清楚,再这样下去我恐怕她要憋死。
想当初冲着钱而接的活,到头来变成了压垮自己的稻草。
国学大师曾仕强曾说:“人最大的问题就是持续不断地找自己的麻烦。”
不放过自己,就是跟自己作对。
不跳出这个盲区,你只能在死胡同里转。
02
放过自己,就是自我救赎
大陈是朋友眼中的老好人,大家都喜欢找他帮忙。
可不是每件事都是在他的能力范围内,有时也是“死撑”。
一天,朋友A找到大陈,想他帮忙每天到新居监督装修情况。
大陈想着,去站站就完事了,顺口就答应。
朋友A不仅不定时地发视频通话过来,不管大陈当时有没有在现场。
还要大陈配合拍照,跟装修师傅提意见啥的,弄得大陈和装修师傅闹矛盾。
大陈有苦说不出,周末本来是他的家庭日,为了朋友A给的“任务”,推掉所有聚会。
大陈觉得,如果跟朋友A说不帮忙,会损坏了两人的友谊。

人无完人,我们不需要为自己强加“优势”。
大陈的妻子给了他最后通牒,让他一定要和朋友A说清楚。
大陈跟朋友A商量能不能找别人帮忙,说自己家里有事。
朋友A也爽快地答应了,从此大陈继续享受天伦之乐。
我们要把自己安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03
走出情绪内耗,夺回健康
心理学上对“内耗”的解释是:
人在管理自我的时候需要消耗心理资源,当资源不足时,人就会处于一个内耗的状态,长期如此会让人觉得疲惫不堪。

我们要避免陷入这种死循环中,避免情绪内耗我们可以试着做:
1 与情绪对话
想要避免情绪内耗,我们要正面回应内在情绪,当有否定情绪出现时,我们应积极回应,把这些否定情绪抽离。
当我们常说“压力好大”、“心有不甘”时一定要重视起来,想办法去排解,别让你的情绪生病。
2 寻找积极元素
想要避免情绪内耗,我们要把自己的消极心态转变过来。
从积极的一面去看待我们的遭遇,比如说周五工作很累,下班还下雨而且没带伞。
情绪内耗的人会想:上班已经够累了还不让我回家是吧,今天怎么这么糟糕。
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就可以告诉自己没关系,反正是最后一天了,有两天的时间供我们休息呢,现在越累,周末就越开心。
碰到下班下雨,我们可以想,待会回到家以后就可以享受到聆听雨声的静谧。
只要简单地改变一下看待事情的角度,我们的心情也变得大不相同。
3 学会休息
想要避免情绪内耗,还要避免让自己长期处在高强度压力状态下。
我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有限的,适当地压力我们可以抵抗住,因此它不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什么负面影响,甚至会促进我们努力。
可当压力过大,大过我们的心理承受极限时,我们的心理就会逐渐崩溃。

04
写在最后
与其花时间在精神内耗上,不如发掘自己的优点,实实在在走出一条属于未来的路。
钱总是赚不完的,忙是帮不完的,做力所能及且自己开心的事。
凡事尽心就好,拥有什么样的材料,就搭建什么样的房子,拥有多大的能力,就去做多难的事。
不将就生活,不纠缠得失,知足,定能常乐。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ummeng.com/52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