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国信通院推出手机号“一键解绑”的消息引起网友的关注。
现在手机号码对于每个人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使用的频率范围甚至超过身份证。但是就这么一个号码,却也会给人带来无尽的烦恼。

两年前,我曾到移动营业厅选了个新号,但是在随后的日子里这个新号新吗让我几乎要崩溃。因为这实际上是回收再利用的号码,前一任号主大约是个老赖,八九家银行的催款电话短信不断,为此我每家银行都打了投诉电话,包括移动客服。
但所有客服都表现得一脸无辜,银行认为他们不知道客户的手机号已经注销,他们只是按照预留在银行的电话催款,而移动公司则认为他们只是一家公司,无权干涉机主与银行之间的问题,最后还善意的提醒我,如果不想继续受到骚扰,最好再去营业厅换一个号。我问,能保证换的号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吗?他也毫不犹豫地说,这个没办法保证。
最终我是把投诉电话打到了银保监会,相关银行也承诺把号码备注屏蔽掉。但直到现在,这个号码仍然能收到一些类似的信用卡还款提醒的短信……
当然从中国信通院提供的服务来看,他们针对的只是手机号注册的互联网账户,与银行的业务无关。但是也说明在互联网账号存在的注册容易销号难的问题可能更为严重。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看,也能说明这并非是无解的问题。只要有法律授权,有政府主导,大数据参与,否则单凭信通院这个事业单位,怎能让微博、淘宝、抖音、美团等一干互联网大佬甘心配合?
就目前来看,还不知道“一键解绑”服务究竟能走多远,因为倘若没有法律的规范,很难想象他们能为消费者的利益达成一致。
我们也知道,其实从技术层面来看,解决的难度不大,因为手机号码是实名制的,只要手机号码注销了就可以说明此号码与互联网账号注册人就不存在关联了,自然就能够直接解绑了。
然而一件并不难解决的问题为什么拖到现在?为什么要在无数人反复投诉之后才去想办法?
可能就是与他们最大化的利益无关,这就是开通收费很快,注销却很难的原因吧。
众所周知,手机号码是一种资源,需要回收再利用,但是必须要消除跟前任机主的一切关联,不然移动运营商们又怎么好意思把号码卖出去呢?现在虽然推出“一键解绑”是件好事,但我更希望能够解绑包括银行在内的所有的账号,因为没有理由把矛盾甩给消费者,不然谁还相信你们会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ummeng.com/39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