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美国待久了就会想家。一次在街边闲逛无意间瞥见街角有一老叟在拉二胡,实为惊叹,这让我回想起2020年元宵节当日受邀参加的开业盛典。
这是一个美国人开的车行,却沿用了中国开业必舞狮的习俗,店家的这一举动还真为他们的吸引了不少华人商旅游客的驻足。
正当大家被精彩的舞狮所吸引时,我却被后舞狮身后那些敲锣打鼓,擦大镲的给吸引了,随着现场热闹的庆贺声,我的思绪却回到了魂牵梦萦的故乡。
01
镲的流行程度与应用
在我的童年记忆里年不管是讨亲嫁女、建房乔迁、超度亡灵、老人去世等活动都少不了要请大镲班子到家中来表演一场,遇喜事时,“擦大镲”,可以为喜事增添喜庆气氛,喜上加喜。遇丧事时,“擦大镲”可以为死者“灵魂指路”,“超度升天”。在节日庆典中,“擦大镲”可以迅速制造喜庆的氛围,渲染欢乐祥和的情绪。所以,大镲班子走到哪里,都受到人们的欢迎和尊重。可这一繁荣景象,也仅仅停留在我的童年,现在的社会再难重现。
关于它的叫法,南北方有不同的地方,北方习惯叫它镲,南方喜欢叫它钹,不管叫什么都不妨碍它的流行程度。在戏曲中镲也是不可或缺的节凑乐器之一,至今我们还能在昆曲、豫剧、京剧、晋剧、黄梅戏、藏戏等戏曲以及河北吹歌、十番锣鼓、福州评话、 福建南音、潮州锣鼓等器乐合奏中看到镲的身影。
在戏曲舞台上,镲经常与鼓、板、大锣、小锣、堂鼓等打击乐器一同出现,用他们的声音组合成不同的节奏,以烘托舞台上肃穆、悠闲、抒情、紧张、激烈、惊惶等不同的情绪及气氛。还记得小时候看的戏曲《梁祝》,在中段的“哭灵投坟”中,镲被多次运用,营造出的凄凉、悲壮的场面令人闻之落泪。
02
记忆的咣咣镲
而我对镲最深的记忆,一直停留在过年扭秧歌的时候,因为那个时候村里的壮年男女就会开始扭秧歌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扭秧歌的女人会扎着一双麻花辫子系着红头绳,男人则穿着红马甲,踩着腰间的鼓点和大镲的声音整齐划一的扭起来。他们用扭秧歌的方式闹春社,期待着秋收五谷丰登。
除此以外,每年政府征新兵,也用会敲锣打鼓、擦大镲的方式开道,为那些当兵的人家送去一块光荣家庭牌匾。在我们那个年代当兵是一件为家族增光的大事。
还有就是上山下乡的特殊时期,要下乡的“知识青年“父母所在的工作单位都会擦大镲打鼓敲锣送去大红花挂在要上山下乡的知青身上。
在那个贫困沉闷的年代,镲的声响成了街道上最美的风景。
03
镲的外形以及结构
镲由响铜制成,构造简单。镲在地方音乐及管弦乐队中应用广泛,在少数民族中亦相当流行。镲的构造简单,镲体为一圆形金属板,用“响铜”制成,中部隆起的半球形部分称“碗”或“帽”,碗根与镲边之间叫作“堂”,碗是镲的固定点,顶部钻有小孔,用绸或布拴系,叫“镲巾”,演奏者须取站姿,用双手通过镲巾持住镲身,相击后振动发音。
镲无固定音高,其音响洪亮而强烈,穿透力很强,善于烘托气氛,是各种管弦乐队和地方吹打乐队中必不可少的色彩性打击乐器,在吹打乐等地方乐种中在用于强奏时,极富气势,通常表现一种激情;用于弱奏时,其作用类似大鼓,属于节拍乐器。
根据镲的大小及重量等不同,镲分为双光镲、水镲、京镲、小镲等几种,其中小镲和京镲发音较高,多用于京剧等地方戏曲中的武戏或伴奏吹打曲牌,常与奉锣和仿苏锣配合使用;双光镲和水镲发音较低,多用于文戏,与虎音锣或中堂锣配合使用,其中双光镲是粤剧的主要伴奏乐器。在民族管弦乐或器乐合奏中,双光镲和小镲也已成为重要的节奏乐器。
小铜镲
04
镲的表演方式以及类型
此图片来源网络
镲在演奏时,最常见的就是演奏者双手各拿一面镲,互相敲击发出声音。也有用单片来演奏:用小锤或筷子、木棍敲击镲的边缘,能发出非常不同的音响效果,用于民族乐队和说唱伴奏。比如,流行于福建和台湾地区的福州评话就是用单片镲演奏,演唱者右手拿镲,大拇指上套一个磁环,碰击镲的边缘使其发出声音,左手持小棍或筷子敲打钹来表演。流行于四川的曲种荷叶也是用单片镲演奏。
大镲呈草帽状,直径60厘米两片镲叶分阴阳,演奏时两镲碰击发出巨响。小镲,直径20厘米。大镲和小镲这两件乐器表示一切修成正果的飞禽在飞动时双翅发出的声响。佛门中有普渡众生的说法,认为世间一切生灵,只要修行积德,皈依佛门,就可修成正果,立地成佛。这既显示勒佛祖的无边法力,也表明了佛教不拘一格广结善缘的气度。西方佛中的孔雀明王金翅大鹏尊者即是代表。
大镲声音洪亮,多用于合奏和戏剧、歌舞的伴奏。在民间鼓乐演奏中常在乐曲强拍击奏,用法与大锣相近。大镲音量大而余音长,是一种不宜演奏过密的音型。
05
镲的源起与流变
镲源于西亚,最早在埃及、叙利亚,以后在波斯、罗马等古国都有流传;在东方,先见于印度,后而中亚,据《北帝书.神武记》记载:镲大约是在公元350年左右,随《天竺乐》传入中国中原。
6世纪初期,铜镲在北魏民间已很流行,并很早就在梵乐中使用。镲在隋代九部乐中,已用于天竺、西凉、龟兹、安国和康国五乐中。
到了唐代,十部乐中有七部用镲,尤其在燕乐中,还有正铜镲与和铜镲之分。在敦煌千佛洞的隋唐壁画和成都五代前蜀皇帝王建墓的乐舞石刻中,已绘有敲击铜镲的人像。明、清之际,镲是昆曲等地方戏剧中的伴奏乐器。
镲可以说是流传千年,可现如今有几个年轻人能玩转?这让我不禁感叹起来,那些努力复兴中国文化的人又有多少呢?那些传承千年的中华习俗是不是也会像民间乐器镲一样被时间的洪流埋没不见。
我想,如果想要后世之人记得传承千年的习俗与乐器,就必须上传历史、下教规矩,熟悉那些民俗文化与民间乐器,牢记他们的历史以及演奏技艺,而不是让这些东西躺在书本里。生活在这个世间的你我他,都应负起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之责。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ummeng.com/14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