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电商平台的规定进行了重要调整,预计将有一半的直播间可能会面临关闭的危机。
曾经在直播间购物的朋友们或许对主播的这些话语感到耳熟能详,比如“清仓特卖,最后一件,快来拼手速,十秒钟后链接就要开启了”等等。然而,未来可能不会再频繁听到这样的宣传方式,因为抖音的新规已经实施,再这样做的话,直播间可能会面临轻微处罚,甚至严重的情况下会被封号。
简单来说,抖音意识到必须采取整顿措施,否则让假货和骗子泛滥的平台终将走向灭亡。
我从事的是直播创投行业,虽然我对具体的直播间运营技巧不算特别关注,但接触过许多年轻的直播运营者,听过他们分享自己引以为豪的运作技巧。归根结底,这些技巧大多听起来像是在玩弄花招,分为两个主要方面:一是研究平台的算法规则,力求尽可能获取免费的流量;二是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诱导他们下单。在他们的圈子里,有一句流行的说法:“不必太在意良心,尽可能多赚一倍。”
在这个行业中,一些术语如马扁、憋单和AB链等,早在平台初期的放纵下,这些人开始公开将欺骗手段视为技术,甚至将其当作谋生的手艺,乐此不疲地分享和讨论。
然而现在情况大有不同。今年上半年那些依然使用这些策略的直播间,要么流量大幅下降,要么遭遇封禁。
去年我投资了一家位于北京的二手奢侈品公司,最近该公司在抖音上的直播账号被封禁了。业内的人士都清楚,二手奢侈品市场主要依赖自然流量,而其中一个关键技巧就是虚增库存。实际上,这个道理很简单,既然是二手奢侈品,每个商品都是一个独立的SKU,理论上不可能有多个存货。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买家都会坚定不移地购买,因此他们会选择虚报库存,然后只发出一个实际的商品。
这显然是在严重违背销售诚信的原则,过去平台对此采取了放任态度,而现在已不再如此。因为平台也意识到,如果继续不规范运营,整个抖音平台的诚信将面临崩溃。如果失去了诚信,购物平台将失去其存在的意义,最终所有人都会受到影响。
直播间中的那些所谓“技术”,最终变成了一种“致命符”。
几天前,我和一个在杭州从事运营的小伙子讨论了这个话题。他觉得抖音其实只是表面上的炫耀,将来仍然可以通过技术优化来避开平台的限制。
与他持乐观态度不同,我认为这个趋势是无法逆转的。平台的规定只会逐渐变得严格,如果商家不调整他们的经营策略,未来的发展空间只会越来越小,最终可能会被迫退出市场。
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历史上已经出现过类似的案例。
在2005年,淘宝刚刚起步,马云亲自前往福建莆田进行招商活动。大家都明白莆田的特点,那时在淘宝上花三十元就可以买到一个LV包,花几十块也能入手一双阿迪达斯或耐克的鞋子。
难道平台对此类假货毫不知情,还是消费者自己对此缺乏认识?既然这些商品是假的,为什么仍然如此公然进行销售呢?
那么现在在淘宝上还能找到这样的商品吗?或者说还有人敢公开销售吗?
肯定是不再有了。自2011年以来,阿里推出了天猫,开始加强管理,对假冒伪劣产品实施了严厉的惩罚措施。尽管如今淘宝的C店里仍然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商品,但那些明显的违规行为已经不复存在。
抖音显然也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这个逻辑非常清晰,如果在早期抖音的管理比天猫和京东还要严格,那么抖音电商根本无法发展起来。如果抖音现在仍旧不作出调整,终究会被消费者所抛弃。
互联网商业模式往往如此,重点在于先引流,无论产品质量如何。先吸引一些低质量的商家,再聚集一批寻求优惠的客户,迅速提升人气。当人气上来了,劣质商家自然会被淘汰,而那些只寻求便宜的客户也会陆续离开。
如果平台仅仅依赖这两类用户来维持运营,那么盈利的机会几乎不存在,最终倒闭只是时间问题。
因此,这次抖音的规则调整并非出于公众舆论的压力,而是互联网平台的普遍规律,早就已成为其战略方针的一部分。
抖音电商从混乱无序的1.0时代迈向了规范化运营的2.0时代。正因如此,约有一半的直播间面临被淘汰和关闭的风险。
正如人们常说的,有喜也有忧,平台规则的调整确实给许多商家带来了很大的挑战,甚至导致不少直播间不得不退出。但同时,这也代表着新的商机的出现。
抖音最终还是回归到了内容电商的核心:高质量的内容创作与完善的供应链体系。
优秀的内容创作能力使得一些人气主播在销售额上保持相对稳定,甚至在市场逆境中依然呈现增长态势。抖音本质上是一个内容创作平台,优质的短视频是其发展的基石。电商只是变现的众多方式之一,抖音的后台数据显示,至少有六到七种变现手段,这意味着其盈利模式相当多样。即使在面临重大挑战时,抖音完全可以选择暂停电商业务也并非不可能。仅从今年上半年观察,抖音明显将关注点从直播电商转向了本地生活服务。
因此,在抖音电商的运营中,必须避免与平台发生对抗。当某些策略明显与平台利益相悖时,这些方案必然难以生存。最近我曾写过一些关于数字人直播的文章,这恰恰是与平台对抗、玩弄猫捉老鼠游戏的一种愚蠢做法。想象一下,如果平台上充满了数字人直播间,抖音电商将失去其作为内容电商或兴趣电商的价值。
商家必须认真对待抖音平台规则的变动,从根本上理解并适应这些变化。只有全力创造高质量的内容和提供优质的供应链,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只要坚持这一点,不仅不会被市场淘汰,还有机会实现丰厚的收益。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ummeng.com/67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