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通常,创业者通常什么比较强?

创业者通常创业者通常什么比较强?
创业者通常,创业者通常什么比较强?

韧、实、专、探、痴

文|何伊凡

编辑|姚赟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未来之星的发布即将在24年后如期而至,这一次我们将邀请充满潜力的创业者加入。

在新一代的餐饮连锁创业者中,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许多创始人的学历普遍不高,起步时条件也不算优越,但却具备强大的发展潜力

巴奴毛肚火锅的创办人杜中兵在15岁时便辍学做生意;费大厨辣椒炒肉的创始人费良慧则在16岁初中毕业后前往学习烹饪;鱼你在一起的创始人魏彤蓉毕业于社会大学,曾在江湖中摸爬滚打,还尝试过杂技表演;蜜雪冰城的张红超在初中毕业后便开始做地摊生意;甜啦啦的创始人王伟没有完成初中课程便开起了餐馆;霸王茶姬创始人张俊杰甚至从未接受过正规教育,他在10岁到17岁之间过着流浪的生活,自称:“我无依无靠,没有亲人朋友。”

如果将创业的年限放宽一些,那么我们可以把海底捞的创始人张勇、杨国福麻辣烫的创始人杨国福、真功夫的创始人潘宇海、老乡鸡的创始人束从轩、华莱士的创始人华怀庆和乡村基的创始人李红等也纳入考量。这样一来,我们会发现餐饮行业中那些杰出的创业者,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几乎可以达到平均水平,中等职业学校的学历已经算是不错的了。像西贝的创始人贾国龙选择从大连水产学院退学,在这个领域已经显得十分少见。相比之下,夸父炸串的创始人袁泽陆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霸蛮米粉的创始人张天一则毕业于北京大学,这两位可谓是非常稀有的人才。

这些创业者与改革开放初期的第一代创业者有所不同,他们并不是缺乏受教育的机会,而是自愿选择了在街头奋斗,而非在课堂上学习。餐饮行业有其自身的特点,创业门槛相对较低,这个领域也需要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因此过多的书本知识不一定能提升竞争力。以刘强东为例,他在人民大学读书期间经营餐馆,却在短短六个月内亏损了二十多万元,这正体现了这一点。然而,更值得我们深入分析的,并不是行业本身的特性,因为餐饮行业同样存在高淘汰率和内卷现象。他们能够在数量庞大的街边小店中脱颖而出,今天有些已经上市,也有的努力争取达到数千家门店,甚至每开一家店都能引发数百人排队,门前更是出现了黄牛代购的现象。

我与多位业内人士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发现他们对行业本质的理解、对供应链的掌握、对用户需求的共鸣、对产品的专注力,以及对管理和营销等领域的领悟,几乎达到了可以为知名商学院的MBA学生授课的水平。真正经历过创业的人都明白,创始人最重要的不是简单地强化自身优势,而是要避免明显的短板。然而,在他们的创业初期,短板无处不在,整体条件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他们是如何从一个初出茅庐的青铜者逐步攀升到王者的呢?其中又有哪些关键的决策和行动?

“先声蓄势,后劲生力。”那些具备强大后劲的创业者,尽管起初未必能脱颖而出,但他们确实有成为时间之友的潜力。他们的影响力并不仅限于餐饮业,学历的低下也只是表面现象,甚至不限于当今的时空背景。如果我们把晚清时期的湘军创始人曾国藩视作一名创业者,他就是“后劲型”代表的典范。曾国藩在智力上并不出众,考取秀才一共经历了七次磨难。年轻时的他个性傲慢、情绪浮躁,身体也很虚弱,三十岁之前便不断被高血压、静脉曲张、脚气、肠胃病、皮肤病、失眠等健康问题困扰。尽管在智力、性格和身体的诸多限制下,他最终却达到了传统文人所追求的至高境界——真正的三不朽:立功、立德和立言。

具有持久动力的创业者通常具备五个关键词:坚韧、务实、专注、探索、热情。

韧性与坚强并不完全相同,韧性的真正内涵在于恢复能力,反义词也并非只是脆弱,而是悲观。创业犹如走出温暖的房间,迈入未知的黑暗世界,走错路、跌入陷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真正的韧性表现在于能够迅速从打击中反弹,不把精力浪费在沉没成本上,始终能看到事情积极的一面。塔勒布在他的著作《反脆弱》中用水晶球和橡皮球的比喻引人深思:水晶球外观华丽,却一旦跌落就容易破裂,橡皮球虽然不起眼,却能在坠落后反弹得更高。那些具备强大内在力量的创业者,必然像橡皮球一样,而非脆弱易碎的水晶球。

1999年,张红超在郑州开设了第一家蜜雪冰城,从此他的创业之路却似乎被一种不幸所左右,店铺在哪里开设,哪里就会面临拆迁。到了2003年,他已经历了四次搬迁,每一次的拆迁都给他带来了无尽的放弃理由。然而,他并没有沮丧地坐在废墟之上,而是选择了迎难而上,决定冒险。他借钱租下了一处面积超过1000平米的废弃铝厂,转型为一家中西餐厅,这一决策最终为他的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事实上,那些具备强大潜力的创业者往往追求实际,注重内在价值,而非外在表象。他们不善于空谈,大多对华丽的词藻感到排斥。创业者们深知,尽管正步行走显得优雅,但在真正的竞争环境中,低姿态、稳步前行才是最有效的策略。

曾国藩的一生工作风格并没有过于特别的地方,而是以稳扎稳打为特点。他在著作中提到的“天道三忌”中,首先指出“天道忌巧”,也就是说反对投机取巧。他坚信“军事乃至关重要之事”,部队出征打仗必须务实,不能有一丝浮夸。他著名的战术理念是“结硬寨,打呆仗”,那么这个“硬寨”究竟有多扎实呢?他要求在行军时,不论士兵多么疲惫,营地周围都要挖出两道深沟,并在沟的两侧再筑起两道高墙。对沟的深度、宽度,以及墙体的厚度和高度,他都有详尽的标准,几乎将军队的作战形式转变成了像建筑工人一样的模式。

专注意味着专业。在那些具有很强后劲的创业者中,有的人坚持以产品为核心,有的人则更注重服务质量,他们都能找到最理想的平衡点。因为在创业初期,资源往往有限,无法依靠强大的力量实现迅速崛起,只能集中精力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上进行深入探索,这通常就是产品或服务的优化。正如任正非对华为“傻干”精神的阐述:把资源汇聚到一个方向,就像军队攻城,找到敌方的薄弱环节,精锐部队率先攻破一个缺口,随后两翼的部队迅速涌入,扩大这个缺口,再以大军压上。

辣椒炒肉是湖南料理中常见的家常菜,但费良慧却将这道菜改造成了他的独特招牌。为了完善这道菜,他尝试了数百种猪肉和辣椒,最终挑选出最适合的食材。为了迎合年轻人的口味,他还创新性地加入了木耳,增添了口感的酥脆感。上桌时,辣椒炒肉并不是简单地放在盘子里,而是盛在定制的章丘铁锅中,底部的炭火加热使得锅内的油脂始终保持流动,避免凝固。

探索代表着一种求知的精神和学习的意识。一个充满好奇心的心灵能迅速洞察事物,这种心灵纯真而灵动;而那些沉浸在旧知识中的心灵则显得陈旧、停滞不前,甚至腐朽。对于那些具有强大内在动力的人来说,勇于探索未知世界不会让他们感到恐惧,反而是对已知的依赖才会引发内心的不安。

理想汽车的创始人李想在高中毕业后,便开始了连续创业的旅程,他的每一个项目都像是一步步的阶梯,让他不断向上攀升。尽管他性格张扬,常在社交媒体上发表锐利的见解,但在学习方面,他始终抱有谦逊的态度。通过不断的学习,他锻炼了自己出色的系统性思考能力。他常常提到一句话:“要清楚自己所不知道的事情。”他曾分享过,在病痛期间阅读了三本书籍,从中洞察到了OKR(目标与关键成果法)的真正意义。

痴迷是创业者的必备特质,若没有对目标的执着,就难以在竞争中生存。前期的努力已经耗尽,而后续的动力却尚未显现。那些充满后劲的创业者,仿佛参与了一场百公里的极限马拉松,目标遥远到让人难以置信。在这条独特的赛道上,真正的对手是自己。随着时间推移,周围的人一个个都消失了,孤独、沮丧与不安会如影随形。在这样的时刻,保持坚持的信念就显得尤为重要,有时甚至需要创造出一种即将到达终点的幻影,以激励自己继续前行。

优必选的创始人周剑于2009年进入人形机器人领域创业,没料到这条路会如此漫长。在2022年之前,尽管这个产业看上去很吸引人,却始终缺乏实际的商业应用。公司成立不久,他便耗尽了所有资金,无奈之下向父母借了90多万元,随后又卖掉了三套房子,租住在一间小小的两室一厅里,依靠卖房的钱继续坚持。然而,不到五个月,他再次陷入财务困境,背负着债务。虽然在压力最大的时刻他时常想哭,但他始终告诫自己和团队,人形机器人必将成为人工智能的良好载体,愿意付出一切,将公司打造成全球首个实现人形机器人电驱化和商业化的企业。终于,在2022年底,随着ChatGPT3.5的发布,引发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热潮,人形机器人也成为了资本市场的热门追逐对象。2023年12月,优必选成功在香港上市,成为了“人形机器人第一股”。

选择创业的人往往充满激情,仿佛出场时自带主题音乐。尤其在团购、O2O、共享单车、在线教育、新零售等热门领域,资金的涌入常常达到数百亿。在这样的背景下,那些看似最有潜力的创始人,往往让人一眼就感受到他们的活力与决心。

真正具备“后劲”的创业者十分稀缺,尤其是在当今这个外部环境复杂、严峻而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只有那些具备韧性的创业者才能够生存下来,并且实现长久的发展和成功。

新闻热线及投稿邮箱:tougao@iceo.com.cn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ummeng.com/68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