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寒食好,春来百花开。”清明节,缅怀英烈、慎终追远、祭祖扫墓、悼念先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当前国内本土疫情多点散发,病毒传染力增强,防控形势日益严峻,为了您和家人的身体健康,请广大市民朋友尽量采用网上祭扫的方式缅怀亲人,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要求。
一、倡导在线祭扫。倡导广大市民通过“南京殡葬96444”微信公众号或“我的南京”APP,登录“宁思念”平台“在线追思”模块进行网上祭扫;市民亦可自行联系新区各公墓、纪念堂代为祭扫。
新区公墓、纪念堂咨询预约电话
(服务时间:8:00—16:00)
序号 |
名称 |
电话 |
1 |
永和堂 |
58351790 |
2 |
安乐公墓 |
58398633 |
3 |
天安公墓 |
57673013 |
4 |
仁爱追思堂 |
58351109 |
5 |
桃花山公墓 |
58392511 |
6 |
三教寺公墓(纪念堂) |
57628444 |
7 |
龙栖园公墓 |
58737001 |
8 |
龙隐园 |
58851372 |
新区各街道联系电话
序号 |
各街道 |
电话 |
1 |
顶山街道 |
58639116 |
2 |
泰山街道 |
58608107 |
3 |
沿江街道 |
58557145 |
4 |
盘城街道 |
58630267 |
5 |
大厂街道 |
58380416 |
6 |
葛塘街道 |
58397957 |
7 |
长芦街道 |
57620996 |
二、现场祭扫预约。确需到现场祭扫的市民朋友,请提前通过“宁思念”平台或公墓、纪念堂电话咨询预约,需预约方可现场祭扫。“宁思念”平台预约方式参见下方祭扫预约指南。
三、做好疫情防控。凡到现场祭扫的市民朋友,请自觉服从工作人员管理,主动出示预约码、健康码和行程码,做好个人防护,全程佩戴口罩,主动配合测温,有序依次入场,并遵守公墓、纪念堂的安全管理规定。
四、错峰避免聚集。各殡葬服务机构将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和防控能力,科学设定现场祭扫人数上限,严格实行分时、错峰、限流祭扫,避免人员扎堆聚集。所有外地来宁返宁人员,需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健康码黄码或红码人员、行程码带*号人员和其他处于健康监测期间的人员不得进入公墓(骨灰堂)等场所。
祭扫预约指南
一、登录方式
1.微信扫码进入。

2.关注微信公众号“南京殡葬96444”,点击右下角“宁思念”进入或登录“我的南京”APP,从首页“宁思念”进入。

二、操作流程
1.市民群众可预约新区9家殡葬服务机构的现场祭扫服务,预约时间为本通告发布之日起至4月15日。


2.预约过程请如实提供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等信息。同一人员同一时间段只能预约一次,每次最多可同时预约5人(含本人)。完成预约后,平台将生成预约码,祭扫时请主动出示。
2022年度文明祭扫倡议书
清明折柳日,思亲正当时。为倡导文明祭扫新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全力巩固我市疫情防控工作成果,保障全市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特向全体市民发出清明期间文明祭祀、平安过节的倡议,让我们做到:
在线追思,添一份心意。倡导通过“宁思念”3.0平台在线祭扫,缅怀先人。通过网络寄语、祈福、留言等在线追思形式减少亲友现场聚集活动,赋予传统习俗以更加健康、现代的方式。
低碳祭扫,添一抹绿色。严禁在全市各主次干道、广场、景区等公共区域烧纸钱、撒冥币、鸣鞭炮。自觉树立环保意识,做到不污染环境、不影响他人生活,大力维护优美整洁的城市环境。
预约祭奠,添一分安全。增强安全意识,严格遵守有关规定,落实疫情防控、防火等具体要求。合理预约祭扫时段,防止人员聚集,不违规用火,确保祭扫活动安全有序,杜绝各类安全隐患。
节俭祭祀,添一种美德。倡导开展鲜花祭奠、居家追思、诵读祭文等简约祭扫活动。提倡老人在世时多尽孝心,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人逝去时杜绝浪费攀比,以节俭方式寄托哀思。
党员带头,添一肩责任。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及广大共产党员、共青团员,要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防火、环保、移风易俗等方面率先垂范,以实际行动争做文明祭扫的先行者。
市民朋友们,让我们行动起来,携手与共,从点滴做起,积极营造文明祭扫的良好社会风尚,共度一个文明低碳、平安祥和的清明!

素材来源 | 社会服务中心
编辑 | 濮治颖
发布 | 苗鑫
审核 | 刘云涛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ummeng.com/19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