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遭遇电影精品,或者说遇见美好事物,总有一种特别渴望与人分享快乐的冲动。这种冲动估计和大多数人看见美图好文即刻分享转载的心理相同。值得关注的问题是,不能把分享转载变成一种常态,遇文便转遇图就发,提出这个现象,不具有打伐意思,本意试图分析下这种现象形的成因和影响。单个的社会人,至少期望与他所处的社会保持一定的节奏。绝不会以分离出社会而为目标。即使思想独立的人,也需有群体和文化作为海平面参照,以确立自身所处位置。人始终是一种社会动物,哪怕有小部分的个体由于性格和经历等方面的原因,或喜欢独处,或厌倦人群都是因为人具有不可剔除的社会性。离群索居并不可怕,精神上的与世隔绝恐怕一般人难以适应。尤其资讯通讯高度发达的今天,假设某人几个小时不看手机,不看电视,不上电脑,估计他会由坐立不安到心情烦躁,最后可能还会引发身体不适了。一有空闲便掏出手机,聊天、看新闻、看视频、刷朋友圈,连走路都不放过,似乎不做这些就立马感觉孤独了。这种密集资讯的依赖症并不见得是一件好事,人清醒的时候绝大部分时间任由不断的碎片似的信息流流过大脑,除了让脑电波无序和疲劳的消耗外,唯一意义就是被动接受信息持续刺激,而维持一种像平滑心电图一样半死状态的神经的兴奋。因为有不断的信息流被动的冲击大脑,人脑主动思考的时间就会被压缩殆尽,而人脑的功能绝不仅仅是储存功能,它同时还具有感知、收集、分类、归纳、提炼、抽象等功能,最后的目的是为了创造。这不仅是人脑独特功能,也是人脑的意义。由此看来任由信息被动冲刷大脑,和主动感知信息并分析处理,其功效是两分的。过度使用浏览和瞬即发布,大脑仅仅处于静止的管道功能和播放功能,从而抑制了加工思考功能,用进废退原则,长期可能导致辨析和思考能力退化。我们看书的时候,文字是不动的,必须人眼脑手同时开动,去读懂文字和文字背后的隐藏的寓意。启动的是认识、感知、辨析、提问、解惑、联想、触发等思维能力。读书其实是读者和作者之间的思想交流,作者的观点与我们自身观点的相互交流和碰撞。看通俗小说故事会,那你就是和故事会作者聊天,看科普书籍你就是听科学家讲课,看大师作品,你就是蚊子从大师身上汲取营养。有能力把大师营养血液吸干了,你就站在大师肩膀上了。回到网络分享这个话题上,人们社交和参与网络的行为原理是一样的,归因还是人的社会性而拒绝孤独,不希望把自己隔离于大众之外,更不愿意被社会所冷落甚至抛弃。但这仅仅个人的感觉而已。即使不参与社交,你仍然存在于社会之中,你的衣食住行、你的成长、意识形态的形成,你的价值观都是在社会这个大容器中形成的,没有丝毫和片刻与社会分离。这不是我们应该恐惧的点位。恰恰我们应该关注的和警醒是被社会所同化,成为了与千千万万没什么差别的芸芸众生。人往往关注自身与社会的共性大大多于关注自身个性,而导致失去了个性。攀比这种现象就是最好的例证,就是害怕跟不上人群。这种恐惧心理迫使人们被动跟上,而全然不顾自身条件强行跟从。忽略了自身存在和自我的独立个性。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ummeng.com/19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