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一般干什么的工作,运营是干啥?

重新理解运营

先问你一个问题,

运营是什么?

连接用户和产品、让自己的产品被知道、提高用户的产品体验感、促进效率、拉新促活留存转化……

回答形形色色,切入点也很多,但都止步于局部视野。

再问你一个问题,

哪些岗位可以归到运营?

社群运营、toB运营、新媒体运营、直播运营、活动策划、内容编辑……

五花八门,好像一个大箩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

可是,

运营到底是什么?

为什么它听起来怎么复杂?

我们该如何看待运营岗?这份所谓“万金油”式的工作出路到底在哪里?

黄老师告诉我们,运营是这个时代每个人必须要学习的事情。

因为,它可能是为数不多的,给你独立的空间,可以实现用户价值和个人收益共赢的岗位。

既能照亮自己,又能照亮用户。

最重要的是,可以帮你更系统地认识这个世界。

做运营的门槛虽然很低,但是要系统的学习和理解的成本很高。

它没有硬性的专业技能要求,不像设计师、程序员一样,很多运营可以是从在群里带着大家聊天开始的。

入门虽然不难,实际工作时你会发现它特别杂,什么都要做,回信息、修图、整理资料、写文案,不知不觉时间都泡在这些事情里了。

黄老师说,我自己就是从最底层打杂工开始的,经过了十多年的摸爬滚打,完成了一整个翻身,特别感同身受。我知道一个运营人,在经历不同阶段时,会遇到什么问题,想要得到什么帮助。

运营曾经拯救过我,而现在我也希望通过把我对运营的理解运营完完整整地讲出来,来帮助大家。

—-

回到最本源的问题,运营是什么?

起初我也是完全懵懵懂懂的,讲不清楚自己的工作是什么,只能帮老板写写文档、打打杂。

作为一个新人,我们通常对工作是这样理解的:一份工作,必定意味着我需要做一件具体而确定的事情。

比如,广告公司的创意文案。

那就,就应该拼命写文案,成天琢磨怎么写出爆款文案,这就是最大的动力。

比如,销售人员就应该跑客户、签单子,签的越多,越有成就感。

但运营不是这样。

它是杂糅,是边界含糊,是大锅炖。听起来很混乱,而且不同公司之间的运营岗位也完全不同。

有的公司说,我们最厉害的运营就是策略运营,结果到了别的公司,可能压根没有这个岗位。

为什么运营会这么复杂呢?

因为运营,贯穿了公司业务始末。

起点是流量端,也就是用户的进口。

终点是转化完成商业化。也就是实现成交。

从上至下,都由运营链接,形成闭环。

所以要理解运营,本质上离不开一家公司业务的整体架构。

而每一家公司的业务模型和逻辑,都各不相同。

所以,各家的运营岗位,也都相差很大。

比如,以媒体为主的公司,那么追求流量,提高影响力,可能是重点。而一家卖货为主的公司,就一定要提高转化率。

在不同的公司业务之上,生成了掌管各类事业的部门,他们可能彼此独立,各负责一项事务。

有的负责产品交付、有的负责流量获取、有的负责转化带货等等。

这些部门他们日常处理的具体工作,比如文案撰写、活动策划与执行等,就可以对应到各类不同的运营岗位上。

也就派生出了,社群运营、新媒体运营、产品运营、活动运营等等岗位。

这些具体的事项,是业务的最前端,最浅表的部分。

非常细碎,无穷无尽的细节。

但是,在这样像无底洞一样的微观细节里,我们还是可以找到一些规律。

什么规律?

微观运营的四要素,用户、业务目标、工作场景和核心工作手段。

起点都是用户,终点都是业务目标。工具是场景和工作手段。底层是数据漏斗。

要解决的问题是,在特定场景下采用多种手段,并根据数据不断优化迭代,为了最终更好实现业务目标。

当然,归根结底,其实所有运营工作的导向,都是为了让用户与产品产生联系而在互联网中产生联系的基本行为就是,获取用户和维系用户

比如,写一篇带货软文,投放到第三方渠道做付费推广,就是为了获取客户。比如,做一些客户服务社群,就是为了维系客户。

所以,从宏观视角来看,运营本质上不是一个明确而具体的岗位。而是需要系统性、技术性的思考如何通过连接用户的产品,实现公司整体的业务增长。

比如,看一家游戏公司的业务模型。游戏公司的用户一般会分为三类,一类是白嫖党用户,一类是小额用户,一类是大额的用户,也就是金主。那么,运营的重点就一定是服务这类会员人群。

当公司到了一定的规模,一定要梳理产品结构,哪些是防御性产品,哪些是薄利的产品,哪些是最需要花大力气拿下的产品。

运营岗就是这样上下贯通的岗位。

向下,微观要修炼各类专项能力。向上,宏观要思考在企业整体业务中如何跑通。

其实,它不是一个岗位,而是一种能力,是每一个年轻人都要具备的,能够跑通一整个业务闭环的能力。

如果你跑通了,

就相当于,你已经拥有了用互联网做好一摊小生意的能力。

这就是运营给你的,回馈。

可是这项能力,应该怎样一步步修炼而成?业务上下如何融会贯通呢?

运营一般干什么的工作,运营是干啥?

运营的变与不变

要想更好理解运营这个行当,我们要把眼光放到历史,从运营的变化中,找到不变的本质。

互联网过去的十年,最常被提起的词就是,风口。

站在风口上,就算是猪也能飞起来。

我们都在寻找着新的风口,在这里,欣欣向荣,充满了想象力,在这里,吸引了很多年轻人来追梦。

但是今年,互联网时代正在发生着变化,很多人或多或少都有点焦虑和慌张。

很多人都觉得,可能“风向变了”,曾经的繁荣变得虚无缥缈了起来。

运营也一点点的走下了风口。

趋势,势不可挡。我们每个人都走不出大周期的历程中,看宏观的起起落落,看新潮的跌宕起伏。怎么办?

在变化中,我们必须抓住一些不变的底层规律,一些稳定的东西,才能抓住这个变化着的时代。

对于运营来说,哪些是不变的?如何看清它的本质?

回看过去中国互联网20余年的发展,都绕不开一个最核心的目标,从流量到变现的逻辑。

从90年代,互联网走进中国,我们开始走向“数据高速公路”,电脑可以拨号上网了。最早出现的是门户搜索网站,搜狐、网易、新浪。这一阶段,互联网被验证的商业化模式是,流量-广告模式。最早的案例就是,1998年世界杯期间,新浪依靠大规模世界杯报道,获得了18万广告收入。

后来,第二个得到验证的模式是游戏。2001年《传奇》上线,仅用了一年就达到了同时在线人数50万的规模。此后,网游迎来了高峰期。

接下来,流量-增值服务模式,出现。比如,QQ会员。

这些都是互联网早期第一阶段的商业模式。

第二阶段依旧PC端,从最初的广告、充值,演化到了自成电商的流量入口。在这段时间里异军突起的,就是阿里

至此,互联网的上半场结束了。第三阶段,从2010年开始,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一个移动互联网开始高速发展,线上线下也被全面打通。

获取大量流量的巨头不断出现,他们都在搭建自己的流量生态。

到了第四阶段,是互联网流量-变现逻辑全面成熟的阶段,也是进入优化的阶段。私域,种草,社群,多样化的社交方式开始出现,变现的方式也在发生变化。

多样化,带来了不确定因素。

比如,原来是公众号的文案编辑,运营公众号,可是今年突然要去做小红书图文运营了。

你是手忙脚乱,还是不慌不忙?

关键就在于,你的能力是否可迁移。

那么,可迁移能力,如何习得?对于运营人来说,他的底层逻辑到底是什么?

运营一般干什么的工作,运营是干啥?

运营人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运营人的能力习得,一共有3个层级。

第一层是表层技巧。有大量的“套路”和具体实操的技法。比如,私域发朋友圈哪几个时间段效果最好?比如,直播的封面怎么设计?比如,社群的活动怎么策划,怎么执行?

这些都属于表层技巧,认知成本低,最容易学,只要熟练,只要做调研,就能学会。但是,也是最容易陷入越学越累的负面循环里。

因为,这些知识实在是太杂了,太多了,课程实在是太多了。

每个人说的都有道理,好像都值得学习,最终自己迷失在了信息流中。

同时,这类能力的可迁移性差。比如,你钻研了知识付费类的朋友圈文案的写作技能,但是如果你想跳槽去一家食品电商公司,做运营,可能之前学的文案根本用不到,又要重头学起。

再加深一点第二层是工作方法论。是基于某一类业务实践问题得出的普世方法。比如,设计一个营销转化链路,搭建一个内容运营体系的方法论等等。

你已经可以从琐碎的工作中,总结出规律了。

相对技巧,它们的认知成本更高,同时可迁移性也更强。

比如,你总结出了电商用户运营的一套方法论,那么,在电商领域可能都有用。

不过如果跳槽到兴趣类社群的用户运营,你可能又得重头钻研了。

这类方法论的长期可迁移性和跨平台跨行业可迁移性还不够。

最底层的是商业认知和互联网商业思维模式。

这时候你才真正练成了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洞察力,可以看清商业的发展逻辑、产品的演化逻辑还有企业竞争的一些基本规律等等。

它的认知成本很高,同时长期可迁移性好跨平台跨行业可迁移性也都很强。

我建议,工作的头两三年,可以优先学习表层技巧。

慢慢地,当你熟悉了手头的工作,在日常运营中逐渐游刃有余起来后,注意,不要陷入在琐碎沟通、繁多的物料之中。

要有意识的开始学习工作方法论,主动拆解一些难的案例、现象,训练自己的底层思维能力。

我自己沉淀了一个关于运营的底层逻辑,命名为运营第一公式:

一家公司的商业价值=(用户数*平均单体用户价值)-营销成本-供给交付成本

从公司业务的良性运转角度来思考自己的工作,才能从本质上提高工作的质量。

比如,一个新媒体的运营,他和你说,我曾经做到了5个月涨粉10万。

但实际上,这些粉丝是通过疯狂送礼物、蹭热点,积攒来的。

虽然用户数很高,但是用户的价值不高,对公司的产品转化,没有什么效果。

那么,站在运营的底层逻辑层面来看,他自认为很厉害的涨粉业绩,实则毫无价值。

必须找到规律,才能把每一个行为,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价值。

运营一般干什么的工作,运营是干啥?

小增量从哪里来

但是很多同学会说,现在和5年前相比,就是更卷了,就算知道了底层的逻辑,又能怎样?

确实。

我们现在处在一个内卷的周期,新的需求还没有大规模出现的时候,在供给端的市场竞争势必会越来越紧张,必然导致所有人越来越辛苦,但是人均产出好像也没有显著提升的状态。

在今天,内卷可能是必然存在的。

同时加之大环境也进入了新一轮的秩序重构时代。

确定性不足,是常态。

怎么办?

其实世界是永远无法变成你理想样子的,但我们永远拥有改变自己以应对外在不确定性的自由。

没有经历过大周期,不足以谈人生,世界的本原本就是有周期,不存在理想态。

所以,或许我们本就应该对世界的本原保持悲观,但是对我们每一个个体的走向,保持乐观。

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向内生长。要不就给自己堆砌足够的确定性和安全感,要不就追求足够强的灵活性。

前者可能会很难,因为世界一直在变化,不确定性永远存在,你也会永远存在一种,战战兢兢的状态中。

所以,相较来说,追求后者或许是更优的策略。

作为一个个体,要让自己有足够强的灵活性。

就像一个商业自由人,你能自己自成闭环,所以,你可以选择可以自己单打独斗,也可以选择加入某个组织和大家一起做成一件事。

这恰恰是运营人具备的能力,一个人就自成一个团队。

比如,我今天给你一个选题,你知道该做成什么产品,知道如何独立把它卖出去。

这就是自成闭环。

那有人说,做好运营是一码事,我怎么找到不卷的地方呢?

内卷周期,不确定性,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行,一定面临起起落落。

新的技术革命,新的发展,会带来需求的增加。

这是宏观层面的趋势,大增量的趋势来时,势不可挡,赶紧上车。

而需求没有增加时,我们应该创造自己的小增量。

远离扎堆的竞争,转而关注更加多元、细分的需求,让竞争多元化。

比如,一个90后选择去做中老年服装模特,赢得妈妈们的关注,未尝不可。

小增量是什么?

你身上能够提供的差异化的价值。

大增量是时代给的,而小增量是自己创造出来的。

比如,你很擅长讲故事,特别能打动人,这就是你能给大家提供的独特的情绪价值,就是小增量。

如果你身边有很多很多同龄人在扎堆做一件事,那你千万不要照做。

保持独一无二的特质,比如有的人花了一年gap,去做志愿者;比如有的人在咖啡馆工作一年,一边工作一边全国旅行等等等等。

这些可以让你步入而立之年的时候,成为身上与众不同的特质,周围人都会想到你,记住你。

这才是价值。

带着好奇心去看变化,而不是恐惧。不去想要做大的事情,做独立而美的事情。

不做大的事情,做独立而美的事情。

小增量就是,创造自己的独特感。

剧烈变化的环境下,老鼠比大象更容易生存。

最后的话

80%的运营从业者都是打杂工,不知不觉打杂工已经成了运营的固有标签。

如何破解这一窘境?

从一个打杂工到操盘手,应该如何进化?

黄有璨老师告诉我们,运营是一项准入门槛不高,同时也是一项可以获得巨大认知提升的工作。

不论工作形态如何,岗位命名如何,它的起点始终都是用户,终点始终是业务目标,贯穿了一家公司的业务逻辑始末。

虽然你可以在做着日常的细碎工作,但不要忘了化繁为简,总结工作的方法论,再到研究一摊业务的前因后果。

从打杂工到操盘手就是,不但有一技傍身,还具看够底层规律的商业思维。

一个人,就是一个团队。一个人,就能自成闭环。

如果你仔细看,你会发现运营,它真的在发着光。

外界变化纷繁复杂,不论你是否从事运营,祝你我都能找到自己的小增量。

作者 | 黄有璨 有瞰学社创始人、拥有15年互联网运营工作经验,10年连续创业者,《运营之光3.0》作者。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ummeng.com/27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