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来小姐 | 作者
张敬、青橙 | 编辑
unsplash、网络 | 图源
「亲子之间,要讲点兄弟义气。」
这话,说出来有点怪。
爹妈和孩子怎么讲「义气」?斩鸡头烧黄酒拜把子吗?
前天,失恋的闺蜜发来一个热搜链接。她最近老被爸妈骂,一直憋着,看到这个热搜放声大哭。
原来是一个女孩「28岁了还分手」,亲爹发微信来安慰。
很多人感受不到的、亲子之间已经「死了」的义气,在这几段话里「活了」过来。
开篇,亲爹先说自己。
最近早出晚归,特别累,好不容易结束工作,满脑子都在想女儿。
想什么呢?
失恋了,肯定很难受吧?女儿心痛,爹妈也感同身受。
掏完心窝子,再表达肯定。
「过来人」的经验证明:委曲求全的感情一文不值。
失恋很痛,嫁错人更痛,女儿这波操作,没毛病。
接着,给一些小建议。
罗列1、2、3……字字句句,都指向「要找真爱」。
最后,展望未来。
亲爹期盼女儿能淡然释怀,静待花开。但即使没做到,也是爸妈最爱的孩子。
我不知道这位女儿,是怀着怎样的心情读完的,反正我是看哭了。
评论区还有2.5W人陪我一起哭
这堪称「情深意重」的教科书级别操作,字里话外,都透露出一种爹给你兜底的厚实感。
评论区里,大家也纷纷晒出的「失恋后父母写给自己的信」。
有人得到了鼓励,有人得到了心疼,还有人重拾自信自尊。
但对很多中国子女来说,这份体验,却只能从别人爸妈那里得到。
就像我闺蜜,失恋后被骂「没人要」,本就糟糕的状态直接雪上加霜。
看到这个热搜才清醒过来:
原来不是所有的父母,都会插孩子两刀……
再看看评论区那些:
把失恋孩子赶出家门的爹,
强迫失恋儿子相亲的妈,
不许离婚的女儿回家还骂她「不害臊」的父母……
一时间,真是五味杂陈。
很多中国子女和父母的关系,就像李宗盛的歌词:
终其一生只是长得像而已。
有幸运的,成为知己;
有不幸的,只能是甲乙。
作为亲子关系中的「乙方」,习惯了被剥削的闺蜜,此刻有些恍然:
爹妈跟孩子之间,不说是两肋插刀,也多少讲点义气吧。
心理学界的「精分一哥」曾奇峰也说过:
在亲情中引入「讲义气」,会使亲情稍微淡一些,使身处其中的人,言行上更加慎重一点。
我坚信,这种改变不仅不会损害亲情本身,反而会使它变得更加健康完美。
今天,壹心理就跟大家聊一聊,亲子关系中的义气。
或许,父母与孩子讲这3种义气,才是真正「过命的交情」。
亲子间的三种义气,你讲吗?
a. 兜底式义气
@香槟野玫瑰,29岁,单亲妈妈
从民政局回到空荡荡的家,我往自家人的小群里,发了一段很长长长的小作文。
始终没有回复。
他们可能没耐心看,或者不愿意回吧。
毕竟,女儿被人扫地出门,还苦哈哈地带着个娃。
乡里乡亲不得笑掉大牙?
何况,这段婚姻,他们本来就不看好。
当初我和爸妈为结婚吵架,我妈还放过「不听老人言,你就等着好下场吧」的狠话。
如今「诅咒」应验,他们不直呼「大快人心」,就是给我留面子了。
两小时后,手机响了起来。
“闺女,你在家吗?”
电话那头,爸妈第一句竟然是担心我想不开,还嘱咐我待在家里哪里都别去。
4小时后,父母敲响我的房门。
我一下子懵了:老家和这,隔了上千公里!
原来,他们看到微信,就立刻买了机票来找我。
“把东西收拾好,回家!”
听到这句话的瞬间,我的泪夺眶而出。
我爸红着眼睛,我妈强装笑脸,两人对「离婚」二字绝口不提,只说要给我做好吃的。
人的心就是这么奇特:
当你特别难过的时候,发现有人比你还难过,却硬撑着为你兜底。
就突然不那么难了。
一路上我不说话,就是哭。
但只是生理上控制不住眼泪的阀门,心里其实不怎么难受,甚至还有几分畅快和满足。
毕竟,别人离了婚,发现自己一无所有;
我离了婚,发现自己早就拥有了那么多、那么多的爱。
b. 插刀式义气
@猩味猫条,24岁,母胎单身至今
我妈是我的「毒唯」,不管发生啥,她都觉得「我闺女做的对」。
连母胎至今,我妈也觉得没问题。
虽说有时候也会犯嘀咕吧,毕竟她已经在偷偷给我攒「养老钱」了。还跟我爸一起,悄悄「考察」过好几所养老院。
但真碰上事,我妈永远站在我这一边。
去年春节,有亲戚指着我鼻子说:
过两年没人要你。
我这暴脾气立刻上来了,可还没来得及开怼,我妈已经跳起来了:
关你什么事?跟那帮男的一样,也看不自己配不配!
我噗嗤一下,火气全消,就觉得我妈怎么这么可爱啊?
有个这么可爱的妈,无论结不结婚,我都是顶可爱的!
c. 留面式义气
@冬川,32岁,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前两年谈了个大项目,想着手头上有钱了,就咬咬牙,按揭买了套房。
掏空积蓄,首付还差几万块。
爹妈主动说:
要钱的话我们这里有。
我没拿,只说「不差钱」。
从那以后,一家人只要出门,我买单,我妈会特别豪迈地跟收银员吹:
我家孩子不差钱!
我以为他们真的信了我的鬼话,觉得省吃俭用几十年,熬到儿子出息了,终于能跟着耀武扬威,摆摆阔气。
结果,都是装的!
项目因为疫情中道崩殂了,我没钱还贷款,拆东墙补西墙,又不敢告诉家里人。
老爹突然掏出一支基金,对我嘿嘿一笑:
想不到吧?你小时候我就给你买了,现在涨了,钱都是你的。
我一看就知道是P的图,毕竟他们50岁才知道有「基金」这玩意儿,还是我教的。
但一想就明白了:
爸妈肯定察觉到我没钱了,又不想伤我自尊。
今年,虽然疫情还是那个鬼样子。
但好歹我及时转换赛道,手里有点闲钱了。
于是真给他们买了一支基金,留作养老用。
虽然还没结婚,但经此一役,我已经有了「一家之主」的感觉。
父母罩了我一辈子,现在,该我罩一罩他们了。
讲义气的父母,最飒
我们学精神分析的,有时会说:
上一辈的父母,缺义气,多控制。
何为「义气」?
义气的本质,是托举。
要钱,我给你;
要人,我力挺;
要命,你拿去。
所有的一切,都围绕着「你」的处境和感受。
这其中,可能少不了「损你」、「骂你」乃至「嚯嚯你」。
就像陆小凤被追杀到命悬一线,西门吹雪竟然说:
帮忙可以,先刮胡子。
但是你的核心需求,我一定愿意尽力满足。
那,何为控制?
控制的本质,是利用。
给你钱,是为了让你孝敬我;
对你好,是为了让你听我话;
养活你,是为了完成我未竟的理想……
所有的一切,都围绕着「我」的处境和感受。
如此不讲义气,是他们太自私了吗?
正好相反。
对孩子不讲义气的父母,恰恰对自己的父母太「无私」。
面对把他们视作道具的父母。
他们人形的皮囊里,几乎掏不出属于自己的内容物,全是家族代际创伤和集体潜意识。
被控制了一辈子,老了自然也要控制孩子。
我管你「怎么想」呢,只要按照我的心意去「做」就完了。
简单点说:
义气,是「人与人的关系」;
控制,是「物与物的关系」。
而能够对孩子讲义气的父母,本身就是很有自我意识的人。
就像第一个故事中的父母,连夜打「飞的」,接离婚女儿回家。
这种事,没点主见和魄力可做不出来。
同时,他们懂得把自己当成「人」。
第二个故事中,妈妈对女儿的支持几乎「无止境」,但这不是溺爱。
因为妈妈本身是一个可爱的「人」,而不是一个可爱的「物」。
女儿未来可能面临的困境她其实一清二楚,但她仍尊重女儿作为独立个体的活法。
在此之余,也会用心经营自己的生活。
最后,信任也是不可或缺的。
第三个故事中,父母很理解孩子的感受,既要帮助他,也要维护他的尊严。
而不是「嗟!来食」,或者急吼吼地「我,秦始皇,打钱」。
他们对「自己能帮到孩子」这事无比笃定。
但更加信任的,是孩子有能力经营好自己的生活。
这份温暖和力量,将成为孩子一生的财富。
无处觅桃园,家外寻侠义
说这么多,并不是指责父母们不讲义气。
毕竟,真情实义从不是嘴上说说而已。
真正做到「不负如来不负卿」的,自古以来,好像也只关二爷一个。
只是,身为父母,力所能及之时。
不妨对自己多一分珍重,对孩子多一分共情。
说不定哪句话,就会成为拯救孩子的那根稻草,成为你们过命交情的见证。
对于那些期待父母讲义气的孩子,我想说:
有时候,并非父母真的不讲武德,而是双方都误解蒙蔽了双眼。
无数来访者告诉我:
与父母或深入沟通,
或大吵一架,
或抱头痛哭之后。
本以为僵死的亲子关系,竟然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变化。
而倘若真的没法沟通、无人兜底,也不是一件丢脸的事。
正如那句古话所说:英雄不问出处。
父母不讲「道义」又如何?
我们照样可以决战华山之巅。
杨康点了个踩,杨过点了个赞
当遇上不值得你托付信任,不值得你安心追随的父母。
不妨去「自立门派」吧。
怎么个「自立」法?
首先,「逆行经脉」。
杨过从华山五绝处学到这项绝技,这是一个极好的思路:
现实中的父母太不给力,那就给自己找一个「理想父母」,从他们身上学到自己向往、并对自己有益的东西,逆转上一代的经脉,重塑自我。
然后,「一剑化三清」。
这个招式能够通过抖动手腕,把每一剑都化为三招。
现实生活里,我们也可以试着习得「更灵活」的能力。
发展心理学有一个观点:
心智成熟的人会随着年龄增加越发灵活。
比如:
同时具备两种性别的优点、待人接物更加不钻牛角尖、不再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等等……
总之,就是能「忍受」生活中的种种矛盾和不一致,并方式灵活、心态安稳地应对。
这份随机应变的「非整合」能力,可以让我们「一个人活成一支队伍」,进可庙堂之高,退可江湖之远,皆怡然自得。
正如诗里所说: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侠之小者,为友为邻。
愿终有一日,我们都能:
深情厚义礼相待,不负光阴不负卿。
世界和我爱着你。
– The End –
作者简介:芒来小姐,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咨询师,此刻心理app入驻心理咨询师。真实姓名:李心洁。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ummeng.com/5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