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晌午,郊区西南舁乡青石台村代家庄的肉羊养殖基地里,温暖的阳光透过围栏照进羊舍,刚吃过草料的羊儿慢悠悠地在圈舍里“散步”。匆匆赶来的代家庄党支部书记郭雨光和西南舁乡兽医站工作人员李成宏一到养殖基地,就与饲养员郝双虎走进了羊舍。“气温一天比一天高,咱得抓紧给羊剃羊毛。”“我联系好一家可以上门服务的,咱们抓紧办吧。”……几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商量着。
“剃羊毛虽说是小事,我们也得重视起来。自从决定要养羊,我们就做足了准备,一定要科学养殖,念好‘养羊经’,让养羊成为村里又一项长久发展、收益不断的好产业。”郭雨光说。
青石台村代家庄位于西南舁乡北部,是个脱贫村。为了让村民顺利走上小康路,去年,代家庄计划发展养羊项目。村支“两委”成员和村民代表多次外出考察,决定购买一批黑山羊养殖。利用产业帮扶资金,村里选好地点建起羊舍。去年9月,140只从附近村里购买的黑山羊“移居”到了代家庄。郭雨光说:“黑山羊易养殖,销售行情好,我们从附近村子购买,避免长途运输,山羊也能迅速适应环境,保证成活率。”
代家庄念好“养羊经”的第一步,是请来一位得力的饲养员。年近六旬的郝双虎养羊大半辈子,是个经验丰富的“老羊倌”。郭雨光把他请到养殖基地,照顾羊的“生活起居”。郝双虎在羊舍旁的屋子住下来,日夜照顾羊群。每天清晨和傍晚,他按时喂两次羊;养殖基地里摆放的两个大盆,总是装满水供羊饮用;他还要时刻关注羊的生长状况,有怀孕的母羊和刚出生的小羊,还需要特殊照顾……
郝双虎作为“土专家”,凭借经验密切关注羊的生长状况。西南舁乡兽医站的工作人员李成宏从专业角度常为养殖做指导。每隔十天半个月,李成宏就要来一趟养殖场,有时送些防疫的药品,有时看看小羊羔的健康状况,有时问问最近喂料的情况。看到郝双虎为饲料中添加盐面,李成宏建议把盐面换成盐砖:“比起盐面,还是盐砖更好用。盐面拌不均匀,量也不好掌握。盐砖挂在羊舍,羊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舔食。”
听着李成宏的专业建议,郝双虎和郭雨光连连点头。“只要能让羊膘肥体壮,各种方法我们都愿意尝试。”郭雨光说,“听说用苹果皮和果树枝叶作饲料,也能补充羊需要的营养物质,我们准备利用生产苹果干的边角料为羊配制一些‘营养餐’。”
半年多时间,代家庄养殖基地陆续有小羊出生。“按照这个进度,预计到年底,养殖基地能繁殖到200只羊,我们计划销售一些,留下大部分继续繁殖,走规模养殖之路。”郭雨光说。
本文来自【阳泉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ummeng.com/8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