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这么快又要到中秋了。
想一想,我已经三年没有和爸妈一起过中秋了,似乎是从他们一句“车票贵,你就在那边自己逛逛”开始,我就没回去过。
可能是太久没正经的过过一次,看着超市里的各种月饼以及朋友圈里大家对中秋的计划与期盼,我莫名的开始想回家,想爸妈。
“桂花香处有人忧,月圆之时有人愁”,明明月亮还不圆,脑子里却想起了这首诗。
还记的好久以前,我们一家人在楼顶上放孔明灯。姐姐和妈妈拿着孔明灯在一旁等待,直到爸爸把我灯上的火种点燃,然后五个人一齐放飞自己手中的那一个孔明灯。

孔明灯啊,寄托梦想与愿望
那时候的自己没有繁重的学业,四周也没有汽车飞驰而过的嗡叫声,只有不远处小河的流水声,伴随着这涓涓细流,孔明灯从我虚握的手中缓缓上升,最后成为点点星光中的一点。
中秋也是我们一家难得出去闲逛的时期,在街上漫步, 五彩斑斓的彩灯随处可见,路边的小摊上尽是各式各样的中秋灯笼与彩灯,我便会与其他小孩一起嚷嚷着要买。
那些已经过了好几年的记忆突然愈发地清晰点点滴滴竟好像是自己才经过的一样。
想回家的念头在我的心中愈发的强烈。
晚上走在街道上,看着远处的万家灯火,听着耳边的欢声笑语,再抬头,一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天空上,为世间洒下一层薄薄的白纱,周围是点点的繁星。
中秋月圆夜,思念为谁留。
独赏空中月,恨断相思愁。
我头一次发现自己竟然也会在夜晚emo,毕竟我已经三年没有与爸妈一起过中秋了,我原本以为我已经习惯了。
上了大学后,因为离家远,我除了放国庆与春节几乎不会回家去,每年也如他们所说,和小姐妹们一起四处逛,起初倒觉得和朋友们一起过中秋会更自在,更有共同语言。
但后来却只觉得这样的中秋似乎没有意义,远不如在家吃一顿老妈做的饭菜来的轻松。
想起了之前在网上刷到的一句话:“自从决定去远方,家就成了临时歇脚的地方”,原来的自己总是特别的想离开父母,但现在的自己总是在想念妈妈的味道。
果真啊,世上本没有故乡的,只是因为有了他乡;世上本没有思念的,是因为有了离别。
“姐妹,我这个中秋要回家了”
收到朋友的来信我倒是有几分惊讶,没想到临近中秋她也生了思家之情,倒与我是不期而合。
在信中她告诉我说,她已经好几年没与爸妈一起过中秋了,虽说她也常回去,可是总觉得中秋节没和爸妈一起过就少了几分味道,大晚上的看着朋友圈里其他人发的阖家团圆照,她心里可不舒服。
半夜户外声杂杂,一女未眠归思家。
小时候总是幻想外面的世界是多么美好,想要不顾一切的远离自己的家,想要挣脱家人的束缚,也因为上学的缘故,学校总会克扣假期,所以那时的中秋对我而言也仅仅只是更多的作业加更多的玩手机时间罢了。
可能主要是因为适应了大学的生活,在大学里没有家长管着自己,也不用做家务,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很自由,以及对父母的宠爱和家的舒适感的依赖,觉得在学校里就会很孤独。
我爸妈都属于嘴笨的人,他们不会把想我了,你什么时候回来放在嘴上,只会说你想回来就回来,每次离别也不会有特别多的伤感,只有在车站外渐行渐远的背影。
每一只船总要有一个码头,每一只雀儿得有一个巢。
我翻看了与父母的聊天记录,上面大多是他们主动发给我的话,基本上都是询问我的衣食,我看着看着,就仿佛看到了他们在手机那头皱着眉思考怎么关心我的模样。
在学校里我收到了许多的月饼,还未到中秋,却感受到了浓浓的中秋气氛,吃着手中甜的发齁的月饼,脑子里突然蹦出来一句话,“团圆是月饼里最好的馅儿”。
想着这句话,我便打开了手机,订下一张中秋归家的票。
放下手机时,脑子里便都是自己回家时的情形——我愿踏月而归,不问曲折,只享团圆。
这次中秋节,我要和爸妈一起看着中秋晚会,吃着我不是特别喜欢的五仁月饼,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我在学校的见闻,再到要睡时扫一眼挂在头顶的皎月。
中秋中秋,思乡月明,亲人团聚,奈何分离,归兮归兮,我心在家。
[来看我][来看我][来看我][来看我][来看我][比心][比心][比心][比心]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ummeng.com/52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