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流量红利的减退和获客成本的上升,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重视对现有用户的精细化管理。他们努力延长用户的生命周期,维持企业与用户之间的合作关系,同时尽可能地创造更大的商业价值。
尤其对于非快消品类别的产品,例如面向B2B市场的销售,其客户主要是企业。在这一领域,与普通个人用户相比,企业用户的购买动机、决策者、预算配置和成交流程更加复杂,并且跟进周期普遍较长。此外,不同公司的情况差异巨大,这就对销售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精细化的营销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而精细化营销的核心在于“客户标识”。
▍什么是客户标签?
简而言之,就是利用一些高度概括的词汇来描绘用户的特征。
亚马逊的创始人杰夫·贝索斯曾表达过他的愿景:“如果我能获得一百万个用户,我就会打造一百万个独特的网站!”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首先对用户进行精准的标记与分类。
与传统的标签描述方式相比,我们通常更倾向于使用用户画像来具体描绘客户。这种方法是基于个体在互联网上的消费行为,推测他们的性别、月收入、孩子的年龄,甚至是潜在购买意向等多维度特征。
客户特征:性别、年龄段、收入水平、兴趣爱好;
用户概况:一位30岁的女医生,育有一名1岁的小女儿。
用户画像可以看作是一个标签集合的表达,体现了用户在现实生活中的抽象特征。这些标签共同组成了用户的整体形象,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标签体系,从而描绘出用户的完整画像。
事实上,你每天使用的微信上其实就有标签功能。只需点击好友头像进入他们的主页,就能够找到“备注和标签”选项,在这里你可以为朋友添加标签或描述。
普通人可以为朋友添加生日、电话等标签,以便日后更方便地联系他们。而对销售人员而言,可以记录的内容就更加多样化了~
▍为什么要对客户进行分类标记?
普通人已经意识到在微信中为同事和家人进行标签和分组,这样在发布朋友圈时就可以设定“仅谁可见”或者“仅谁不可见”等选项……从而让不同的内容展示给不同的人群。
企业在营销中应同样注重对用户的分类和标记,通过建立一个完整的客户体系,将客户资源进行整合与分层管理,从而实施有针对性的营销推广,达到精确获取客户并提高转化率的目的。
1、深入分析用户特点,有效拓展客户群体
优质的客户服务依赖于迅速掌握客户画像。客户标签可以帮助业务人员根据其显著特征迅速获取用户信息,从而指导市场开发方向,并开展个性化与定制化的营销策略。
2、精准运营,实现针对性营销。
当企业的营销策略从粗放式客户获取转向精细化运营时,必然需要对用户群体进行分类。对于那些资源和资金相对有限的公司而言,营销推广更应追求“资源的最佳利用”。
一个装修设计公司通过客户来源建立了客户标签,并利用企业微信SCRM系统对客户进行持续跟进和数据记录。在一段时间的销售跟进后,该公司发现通过电话销售和线下展会获得的客户转化率更高,且每个用户获取成本(CPA)也相对较低。因此,在进行渠道广告投放时,他们决定将广告预算更多地投入到这两个渠道,以实现更高的投资回报率。
根据80/20法则,建议将80%的资源集中投入到能够产生主要效益的20%领域,这样的20%领域将推动其余80%的成长和进步。
随着一次性大规模营销和零成本促销热潮的消退,越来越多的公司逐渐回归理性思维。识别每位客户的痛点、敏感点和满足点,并根据个人需求进行针对性的营销,才是提高投资回报率的最佳策略。而这一切的基础在于对用户标签的不断积累与分析。
▍SCRM中的标签搭建
SCRM建设标签体系的短期目标是利用“渠道”、“内容”和“时间”这三者的最佳结合,迅速推动转化,增强每次营销的效果。
长期目标在于提供个性化服务,将客户与企业的信息系统紧密连接,从而提升客户服务体验,延续用户的生命周期。
例如,通过易小店的企业微信SCRM进行客户开发时,一旦客户进入销售转化流程,所有的跟进信息将自动与SCRM系统的数据库相连接,从而形成企业的客户数据资产。
借助企业微信开放的API接口,企业可以将联系人与其 SCRM 系统进行关联,从而借助更先进的客户管理功能。这样,当业务人员通过企业微信与客户交流时,可以在聊天窗口的侧边栏中直接访问客户的详细信息,包括基本资料、通话记录、AI生成的线索以及客户之前的所有跟进记录。
借助SCRM系统,业务人员能够围绕客户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操作。他们可以为新客户的开发与培养、意向客户的追踪、成交客户的维护以及沉默用户的激活等各个环节进行精准标记,从而在后续为客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
客户数据一旦存入系统,标签将持续伴随客户的整个生命周期,前提是这些数据不会被删除。即使销售人员离职,企业微信也能轻松将其负责的客户转接给在岗员工,所有客户资料也会随之迁移。这样的设置能确保在职员工迅速了解到客户的最新动态,从而提升交接的效率。
客户标签不应仅限于最初的注册信息,后续的每一次销售追踪也是对标签的持续更新和完善。在每个销售流程中,都可能出现潜在的流失环节。在对客户标签进行标记后,通过细致的运营,可以持续识别问题并进行优化,这样才能有效提升企业的转化率。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ummeng.com/67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