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作为我们国家的一线城市被很多年轻人所向往,年轻人怀揣着梦想希望在大城市发展立足。但他们并不知道,这座繁荣昌盛之城背后却有着极大的对比。
"三和大神",本来是指流浪于深圳"三和人才市场"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他们本来是抱着挣钱发财的理想来深圳的,但在当前高物价,高房价和经济下行的情况下,多数人感到活得疲惫,现实无情地击碎了他的理想。

深圳三和人力市场
“挂逼”这个词常常出现于三和大神人群之中。
三和打工群体为了节省伙食费支出,常常去吃5块钱一碗的便宜“挂逼面”,还有2块钱1大瓶纯净水叫挂逼水,可以说“挂逼”二字既有贬义又有自嘲的趣味。

挂逼面
三和大神的现状
用“今朝有酒今朝醉"这句话来形容三和大神们的现状再合适不过了。这句诗寓意使人们明白及时行乐、用乐观态度面对人生。
三和大神普遍都是落寞的打工人,他们生性懒惰,不想通过努力改变现实。他们总是找个日结临时工,靠着每天150块工钱到手后吃喝拉撒快活3天。

更甚者,身无身份证,身负巨债,和亲朋好友没有往来,干一天歇三天,要么平躺着睡,要么整天沉迷于网吧之间玩个不停。

总结三和大神的特征:一是学历不高,文化水平普遍是初中或者小学;二是没有一定职业技能,所以只能从事普工;三是资本不足,经济困窘,社会资本方面也同样不足。
为什么三和大神一直没有消失?
我们常听人说:“劳动最光荣“,“拼搏最美丽”。深圳就是靠拼搏与劳动由一个小渔村成长为今天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在这充满拼搏精神的都市中,为何会出现一大批年轻人丧失拼搏动力的现象?当然要到2021年才明白这个叫做“躺平”的。
在人才市场混得风生水起的“三和大神”,常常寻找一些“散活”来做,走在这大路上,除了承受油污,垃圾带来的臭气,还得承受气氛带来的死寂与压抑。
三和人才市场旁,常有几个年轻人趴在街角和废弃仓库中,蓬头垢面,浑身臭气熏天,怪模怪样像乞丐。
然而“三和大神”并不是真乞丐,她们有工作又能自己养活自己,最景气时,她们就在网吧一连包了一晚上,还能充饥、洗身。
家境贫寒使她们工作挣钱的想法更加急迫,同时也使她们更加无路可走。
因此,当这些青年初到深圳时,他们起初也充满了憧憬与激情。他们深信只要像最初的父母那样勤奋,一定会赚钱,一定会在深圳立足。
不过深圳的物价和房价上涨比工资上涨快很多。她们很快发现自己拿到了和父母那个时候差别不大、但需要开支高达当年几十倍、更难以储蓄的薪水。

这使她们始终有一种浮萍般的心理,在如此大城市中很难找到归属感。但是与此同时,它们也难以具备改变如此困难局面的能力。
自身低学历、低能力使其很难获得高薪工作,只能够始终坚持不苛求知识水平,不苛求困难,即使从事体力工作也在所不惜。
三和大神们的内心os
在制造业中,工厂对普通员工工资过高,对管理层要求过高,因此一方面无法就业,另一方面又出现用工荒。
由于日结的工作比较自由,想走就走的旅行;工作时间没有工厂的时间长;更不必担心受到黑心老板的长时间挤压,这对于自己来说就是一种保护。
二十出头时随便走进哪个工厂做啥活都行,可现在已倦怠不堪,工作打得烦心,再也没有那份耐心。
日结工作好找吗?

一是并非天天有日结工作。因此大神往往面临着一文不名的尴尬境地,当时只能选择睡街、或从事网贷(遭遇黑心业者将被收高额利息)甚至介入网络赌博之类。
二是日结工作通常是最肮脏,最疲劳,最糟糕的工作。招工方不允许从事日结工作者掌握手艺,会将那些最耗体力的重活和脏活丢到自己身上。
文末感想
像三和大神们这种“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种生活态度是万万不能采取的。
大城市虽繁荣,但是它竞争十分激烈,需要经过一番过人努力才能生存和立足。到大城市去拼搏的拼搏模式并不是人人都能选择的,然而比起“烂”到大城市来,回农村拼搏也是不错的计策。
真是“打工人打工混,打工都是人比人”,三和大神的存在自然有他们的意义,但是不管怎么说,始终要坚信只有奋斗才能改变人生。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ummeng.com/35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