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点:秋叶大叔 | 编辑:林琳
一夜之间,全网粉丝总数超过3500万的丁香医生突然被封。
其关联账号丁香园、丁香妈妈、丁香生活研究所都是禁言的状态,原本每日更新的公众号、快手、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也全部停更。
官方给出的原因是违反法律法规。

这件事情,网上有两种完全相反的呼声。
一边是墙倒众人推,网友如狂欢一般喝彩,评论大多是,“活该!””中医黑““卖国贼”。
另一边,也有媒体人和医生告诉你,丁香医生是从医生在中文互联网的论坛一步步发展起来的,做了很多很好的医学科普工作,我们要允许不同医学观点的碰撞。
这就让人困惑了,明明是一个聚集了大量粉丝的大号,怎么突然就这么招人恨?
今天的文章我也想聊几句,也许读后你会有不一样的理解。
01
丁香医生给自己的定位,是一家服务大众健康的医疗机构。
其平台发布的内容以大众医学科普为主,而民间对它的一大批判,就是内容导向“歪屁股”。
我们就拿讨论度最高的“黑中医”来说。
被网友列为丁香医生”黑中医“证据的,包括以下观点:
中国女人没有必要坐月子,因为外国女人也不坐月子;
坐月子可以吹空调,可以吃一切想吃的,可以喝冷饮;
大枣不补血,红糖不补血,阿胶也不补血;
食物没有相生相克,五行都是骗人的;
推拿仅仅是成人的娱乐游戏,没有任何治疗作用,拔罐就是鞭打。
我身边也有中医朋友,我爸也是中医,我小时候经常吃中药,我对中医非常非常的尊重。
但如果你与真正懂中医的朋友交流,就会知道,上述每一个观点都应该辩证地去理解,体质因人而异,不应该简单当结论。
不管中医西医,负责任的医生都会告诉你,有些“老祖宗智慧的结晶”“千百年的传承”,它们的效果或风险尚不明确。
即便是医生的圈子里,认可这些做法的人很多,反对的人也同样不少。所以很多人说,社群里不要讨论中医,你认可你去用就好,非要证明谁对谁错,只能互相找骂,最后社群就干脆变成吵架群了。
丁香医生的立场是不吹中医,提倡西医的,这显然能吸引认同的粉丝,也得罪不认同的读者。

在大众传播学中,有一个沉默的螺旋理论——
当人们赞同的观点受到广泛欢迎时,就会积极加入进来,甚至群起攻之;如果发现自己的观点无人理会,即使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
所以有句话说,最众声喧哗之时,也是我们最听不清的时候。
他们不说话,不代表不反对你,只是你话语声大的时候,他们选择做沉默的螺旋。一旦发现自己不认可的账户被禁,沉默的群体自然被舆论场激活,看上去就好像骂丁香医生的人很多,其实是这一次轮到支持丁香医生的人变成了沉默的螺旋。
我们这里讨论一个问题,很尴尬。
我们不是讨论某些观点到底真相是什么,而是讨论你支持不支持我,站队不站队我们这边,至于真相是如何,如何验证真相,大家其实不太关心。
其实整个医学界的认识,一直都是在动态提升的,谁都不敢说自己永远是对的。
我们真正要反对的,是缺乏科学的程序,客观的数据来证明疗效,就大肆宣扬自己有效的行为。
丁香医生没了,不等于我们就变得更有科学的精神。
人们最容易陷入的误区是,当一个平台被封杀了,所有对他的批判就是正确的,所有批判它的人就是合理的。
说起来这是批判对与错,不如说是开心自己的主张得到了某种权力的认可。
想起当年陈云同志说:不唯上,不唯下,只唯实。
02
在很多人眼里,丁香医生是正义的化身。
丁香医生敢旗帜鲜明地反对很多观点,直接冲击了不少人根深蒂固的认知不说,例如吃黑芝麻并不能黑头发,药酒有可能有害健康,各种妇科洗液其实会越洗越麻烦,这些认知在城市早就普及,但很多下层人群依然不了解。
哪怕它明知会伤害某一方的利益,它也敢说。它公开说一个品牌“没用”,是伪科学,在收割智商税,直接开撕,在受到威胁时,还敢大声说“不会删稿,欢迎来告”。

平心而论,普通老百姓也需要这样的发声,这种大胆做内容的风格,确实抓流量,能圈粉。
但树敌也是肯定的,砸人饭碗如同杀人父母啊。
丁香医生有两次声名远扬的“战役”。
2017年,丁香医生发表《一年狂卖7.5亿的洗脑神药,请放过中国老人》,揭露莎普爱思眼药水的虚假宣传,这个事件直接惊动了食药监总局。
2018年,丁香医生发表《百亿保健帝国权健,和它阴影下的中国家庭》,点燃了权健帝国崩塌的导火索。

某普爱思、某健火疗、某茅药酒、某阿阿胶、某榔……
这些年丁香系征战沙场,烧了多少人的梦,碎了多少人的饭碗。
这些都是好事,揭发了维护了老百姓的利益。
但世事往往如此,账户越火,就等于拥有了引导舆论的权力,紧接着商业利益一来,屠龙少年亦变恶龙。
有人说丁香系商业化后,丁香医生的言论立场,就变得不像一个医学交流平台那么纯粹,感觉被商业利益裹挟,各种翻车事件频发。
比如去年登上热搜的“田园主义翻车”事件。
2021年8月,网友扒出,丁香医生为热量超标40%的田园主义全麦面包背书和推广,全网吐槽,这难道就是所谓“科学”的推荐吗?
后来丁香系账号里就搜索不到“田园主义”的内容了。
2021年10月,丁香医生发布内容,“喝无糖的碳酸饮料不会损伤牙齿”。
这篇文章因为内容不严谨引发争议,丁香医生被迫致歉,承认表述确实过于绝对。

还有,批评权健的鞋垫,自己又推出天价鞋垫,价格还贵一倍。

网友指责丁香医生内容夹带私货,销售产品时就不那么有节操,虽然他们的产品推广做过科学性审查,也公布了严格的流程,但是对内容的底线已经退守到“这东西肯定没坏处”。
这些问题当然让当初认同丁香医生的科学性铁粉感觉很失望。
它挑战别人,被大众视为”自媒体的良心“,视为科学和真理的化身,当大众也以科学和真理来审视他时,它却走向了反面。
是讲良心的机构不能商业化,还是商业的机构做不到说真话?
整个自媒体行业,恐怕都和丁香医生一样,因为需要商业化,都失去了很多铁粉的信任。
信任的流失,这才是丁香医生被禁后大家议论纷纷的原因。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03
还有一个火力猛烈的观点,说丁香系是被资本控制的、是境外势力、是汉奸。
对此我持保留观点,我认为不该认定“资本有罪论”,国家一直在大力鼓励引进外资发展经济的,过去如此,现在还是如此。
在丁香系的发展过程中,资本的作用毋庸置疑。十年间它获得5轮投资,最大一笔金额高达5亿美元。
但并不是接受境外资本投资的商业机构,就是不好的,就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我们很多央企,国企都去海外上市融资,获得国外资本加速自身的发展,只不过今天美国还想赶走他们,不让他们获得融资呢。
一家企业也不会简单听资本的,现实中,企业的经营行为更多要依据市场变化,由企业自己去主动选择。
资本当然要逐利,这不代表背后想赚钱的人都是坏人,如果我们认同市场经济,就应该承认这是正常的,不逐利的钱,那是做慈善。
丁香医生被禁言,是一个有着导向性意义的事件,它给我们很重要的一点启示——商业归商业,科学归科学。
很多人把丁香医生视为高水平的科普机构,但毕竟丁香医生是一个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公司,他并不代表真正的医学和真理。
如果给自己打造了靠谱的科普人设,那么最好是远离商业,否则很容易被商业腐蚀。
当然困境就是如果没有商业支持,怎么有钱养人去做科普呢?
所以对的做法应该是,可以打广告,可以发软文,但应该申明自己是这篇文章的利益相关方,有可能从此获利。
让读者拥有知情权,而不是以为你是毫无商业利益的推荐,这一点很重要,也可以帮助自媒体规避风险。
过去有丁香医生这样的平台,打破医学高冷的知识壁垒,为普罗大众普及基本的健康知识,还建立了一个相对可靠的医学知识库,方便普通用户查询,这是非常好的科学工作。
更重要是,它为广大医生提供了一个各抒己见的平台,理性的读者会发现,很多内容的稿件邀约作者既有西医,也有中医,他们的观点有碰撞,真理越辩越明才对啊。
对于一个想追求进步的社会,能公平讨论、自由交流的平台越多越好,如果这样的交流渠道彻底消失了,那也是一种遗憾。
希望禁言是为了让丁香医生回归初心,我还是希望好的服务能够改进后重新服务更多的人,你同意吗?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ummeng.com/50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