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衡,时年京中第一美男子,齐国公府小公爷,加上和明兰朦胧又青涩的初恋,妥妥的剧中第一白月光,“三朵兰”的童年男神没有之一。
可这般的人品相貌,原著中却是歧路坎坷。一生娶妻三次,却都不是心上人。
嘉成县主
齐衡不喜欢嘉成县主,但六王爷与皇位千丝万缕的联系,让人无法拒绝他的权势,同样也拒绝不了嘉成县主的喜欢。
这是一门人人羡慕的好亲事,平宁郡主、齐国公都十分满意,仿佛从这对新人身上看见齐国公府未来的繁盛,即便是齐衡自己不情愿但也不能否认,六王的女儿,未来皇太子的亲姐姐,这个身份配他,自己是高攀了。
十里红妆,半城喜庆,大宴宾客三天三夜,城外的流水席直铺出几里远。但此时命运的齿轮开始反转,夫妻不睦,僵持对峙,县主如何哭闹撒泼,几乎没过上几天舒心日子。没等到两人和好,一场兵变天翻地覆,血流成河。高贵的县主以最屈辱的方式死去(不知道她有没有想起被害的荣飞燕)。
嘉成县主对齐衡的单相思,让人觉得可怜又可恨。她活着的时候齐衡厌弃她,她死了则又让齐衡绿云盖顶,成为不再愿意被提起的耻辱。
齐申氏
彼时新帝登基,齐国公府一无扶保新帝之功,二与原帝位继任者有旧,处境可以说是十分尴尬。
也许是美男子的buff,即便是续弦,齐衡也可以娶到申氏,晋南申氏大族的嫡女,家中屡出大员,祖父是当朝首辅,门生遍布朝野。后来申氏为齐衡生下一对双胞胎。皇上在恭喜齐家喜得龙凤胎的时候,特意提到了申氏祖父做出过的种种贡献。皇帝赏旨齐家,不是因为齐家的功劳,而是因为申家的功劳,齐衡在官场上的顺当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自己的岳家。
可不同于剧中,齐衡对申氏没有日久生情,申氏也没等来夫君“天地人间”的一生之托,而是在自己的执念下,香消玉殒,母子俱亡。
“其实我在娘家时曾听人说过,公爹那年赴任闽南时,所有人都叫申氏夫人不要随行,且别说那儿瘴气湿热,北方人水土不服,两个孩子也都还小呢…唉,谁知那位申夫人死活非要跟着去,一时一刻也不肯离开公爹,后来酿成惨事,申家人也无甚可埋怨…”
很像《甄嬛传》中浣碧曾经说孟静娴的话“她的聪明迟早会害了王爷”。
申氏也很聪明,齐衡的心不在焉她不仅感觉到了,还准确地判断出这份单相思的女主就是明兰。自小事事要强被众星捧月的她哪里受过这份憋屈气,无处发泄的她开始给明兰使绊子,她过得不顺心,这个“情敌”也不能好过。
她试探明兰、她用贺家过往挑唆顾家、用一双儿女“玉明、翰明”内涵明兰,激得明兰找齐衡大吵一架,才知道“明”是其实这个是按照齐家的族谱取的名字。
“天造九补必有一缺,天下哪有十全十美的事情,想得开,才能过得好。”
有道是对于女子,一命、二运、三本事,申氏的人生可以秒杀当时大多数女子了。
名门嫡女,从小备受父母疼爱。嫁少年俊美,要家世有家世,要才华有才华的齐衡。再碰上收敛了锋芒的郡主婆婆,又有一双儿女,申氏的境遇是在比起当时的女子要好上太多。就例如沈家的张氏,一个糊涂的丈夫、一个糟心的小妾、再加上养不熟的继子,比起同样为继室的张氏,她不知道要多少。
但张氏活出了自己的人生,开朗豁达。男人心中有个永远比不上的影子,那就让它在那,何必一定要去较真那?诚然爱情是婚姻中不可替代的部分,但却不是全部。自己的人生才是命运的主基调,非要将不如意生生放大到整个生活,乃至遮住自己的眼睛,最后赔上性命,就是大大的不值了。
走到年纪轻轻就香消玉殒,一双儿女也一同身死的悲惨结局,申氏做了最傻的三个选择。
用心过剩,事倍功半
我心里不好受,自然你也一定不能好过,申氏心里八成就是这么想的。她屡次向明兰挑衅,用心险恶我们先不谈,这用功对象、或者说谴责对象明显就不对。
申氏应该用心的对象是齐衡,又或者说错的是放不下“单相思”的齐衡。
明兰已嫁,齐衡已娶。齐衡对过去的感情放不下,其实是对现在的妻子不负责任,同样也是对明兰的打扰。诚然这份感情看起来美好而长久,似乎是爱情最好的模样。但依旧是不合适的,既然受了为申氏夫君的实惠(朝上有靠),那就应该负起宽宥妻子的责任。
再说对明兰,对方已为人妇,再过美好的感情应该仔细收好。就像《甄嬛传》中的果郡王(虽然他和甄嬛是两情相悦)但我依旧觉得,他的“熹贵妃安”实在让人下头,他的死、玉隐的怨恨、甄嬛的困境都和他的拉跨大有关系。对自己对别人负责那就收好自己的感情,不要再制造怨恨和危险。
爱可以是长久而美好的,但不应该建立在伤害其他人的基础上,既然齐衡已经选择娶妻生子,那么就应该珍惜眼前人,“单相思”于人于己,都是折磨,申氏的悲剧齐衡应该负有责任。
完美主义,自寻烦恼
前面已经说过,申氏的人生很完美,而丈夫的不在自己身上,是唯一的“噪点”。
婚姻中丈夫的“走神”是每个妻子都不想见到的,但古代的婚姻制度无法保证夫妻俩是真心相爱的,利益互换和盟友似的搭伙过日子才是主流。
婚姻的本质就是过日子,《知否》中的夫妻有多的感情本质是爱情的?多得是长年累月积累的互相扶持,和相濡以沫的岁月走完一生的。申氏有儿有女、有钱有势,为何不能过自己开心的日子那,偏偏就要将喜怒哀乐寄托到别人身上那?
盛老太太与明兰曾聊过有关婚嫁的诗,明兰便背了最简单的《桃夭》:
便朗声道:“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于归,宜其家人。”
盛老太太十分哀伤,叹了口气道:
“明儿可知,祖母年少时,最喜欢的却是那首《柏舟》,真是朝也背,晚也背,可现在想来,还不如《桃夭》的实在,女人这一辈若真能如桃树般,明艳的开着桃花,顺当的结出累累桃果,才是真的福气。”
明兰无意接到:
“……桃树好好的,要是结不出桃,定是那土地不好,换个地方种种就是了,重新培土施肥浇水,总能成的,除非桃树死了,不然还得接着种呀……”
《柏舟》最为人知的当属,“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这一句,当真盛老太太一生的写照了。
盛老太太十里红妆下嫁盛二老爷,一生未得丈夫真心,于盛家她绝无半点亏欠,但于她自己就多少惨淡了,夫妻俩几成水火,盛老太太守寡时也只有二十岁许。走至穷路若能回转,即使仅仅让自己宽心,也是好的。
申氏太过执着,将自己的人生活成了齐衡的注脚,白白赔上自己的性命,还连累一双儿女,申氏的做法无疑是不值和愚蠢的。
不自信、也不信任
她在乎齐衡,生怕在自己不在的日子里齐衡有了别人,又或者她太爱齐衡了,就是离不开。总之她就是冒着险跟去了闽南,那里瘴气四起,湿气炎热,大人尚且难熬,她竟然还带上一双儿女同行。齐衡让她不放心,儿女交给别人照顾她也不放心,这头要抓,那头也不能放,生生最后害死了自己和孩子。
后来在平宁郡主的安排下,他又娶了庆宁大长公主的嫡孙女为妻。她和齐衡有两个儿子,不过生下二子后,不满三十的她也过世了。齐衡此后,齐衡不再续弦,他的两个儿子,又当爹又当妈的拉扯大自己一双儿子。
齐衡终其一生都没放下盛明兰,对其念念不忘,为了弥补自己的意难平,让自己的孙子娶了盛长柏的孙女,促成了新的一对齐小二和盛小六的姻缘(虽然是齐衡的执念包办,好在这一对很幸福)。
其实小编真的很喜欢剧中的结局,申氏的美好展现出来,渐渐地齐衡逐渐喜欢上了她认可申氏才是自己的那片天地,夫妻和美相濡以沫。初恋美好不假,但何必每个人都要沉湎一生,人人死心塌地地对女主的世界还是少点好。
有时候我们无法选择婚姻后来的模样,爱情可能被时间消磨,良人也可能后来发现并不合适自己。如果无法选择转身离开的方式及时止损。那此时女人要明白,爱情只是人生的一部分,孩子、亲人、朋友都可以是情感的寄托。
男人不爱你并不能否定或者降低你的价值,你要多爱自己,将有限的时间、精力这些宝贵的资源投放到更能有回报的地方,自己看到自己的价值和美好。人一生最重要的就是好好过日子,过让自己开心的日子。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ummeng.com/8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