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营销什么意思(饥饿营销还有什么)

饥饿营销意如其名,是企业通过调控供求关系来刺激消费者购买期望,打造品牌高端形象的一种营销方式。近年来,随着新消费市场格局的变化,年轻消费群体的购买欲望与购买潜力有待企业去深度挖掘,饥饿营销在消费市场上被各大行业应用。目前一些饥饿营销的成功,正是精准抓住了消费者的痛点与兴奋点,从用户的心理层面进行营销。我个人认为企业饥饿营销可分为四种类型:

首先是产品层面的饥饿营销,“物以稀为贵”,这是我们自古以来的一种认知。在当下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消费者在物质上获得足够保障后,转而会寻求精神需求与心理需求上的满足,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用户乐于在社交平台上展现自己的个性化特征。企业正是抓住用户的这种攀比求异心理,推出限时限量的产品进行销售。不可否认,这种产品销售的饥饿营销可以提高产品的购买率,达到企业的目标销售额。

其次是渠道层面的饥饿营销,当下线上线下全渠道发展已经成为企业渠道建设的一个大趋势,但同时也有企业在渠道层面通过饥饿营销来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期望,培养用户一种潜意识的购买习惯。例如以东方香味切入点的国产香薰品牌观夏,从成立到现在,观夏的线上销售渠道一直仅限于在微信官方小程序,还没入驻其他线上商城,且在线下渠道的布局上,观夏直到目前也仅仅开设了几家线下门店,同时在线上小程序上,观夏还对部分热门产品采取限时限量销售的方式。这种渠道布局上的饥饿营销能有效整合用户资源,将用户汇总到同一私域流量池,还能潜移默化地培养用户在特定时间特定渠道去抢购某一产品的消费习惯。

再次是促销层面的饥饿营销,这种方式是我们较为多见的,大多采取的是在特定节假日对某种产品进行优惠活动,包括但不限于短期的清仓大甩卖、商家限时满减、最后一位免单等等内容,促销层面的饥饿营销是企业能短时间内激发消费者消费欲望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手段。

最后是价格层面的饥饿营销,对于粉丝基础比较好的一些企业来说,价格层面的涨价会在粉丝无意识之中达到良好的饥饿营销效果。例如今年乐高宣布从八月一号后将在中国市场涨价,粉丝便争相购买,从心理上希望用更实惠的价钱来购得喜欢的产品;代购商更是直接进行囤货,以期在涨价后获得更高利润。对于企业来说,当品牌的粉丝粘性够强时,这种价格上的改动无疑可以带来一波饥饿营销的收益。

饥饿营销的不同类型固然可以给企业带来营销上的收益,但我们还是得思考,这种饥饿营销可能会有哪些陷阱,会出现哪些负面作用呢?

首先是消磨用户的粘性,影响顾客忠诚度。企业进行饥饿营销能获取成功的关键,正是抓住了当下年轻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利用顾客的猎奇心理与攀比心理来进行营销。然而,在目前这种快节奏的碎片化时代,消费者对某一品牌产品的容忍度是有限的,固然在消费上追求精神上的满足,但更注重的还是产品的价值属性。饥饿营销对于一些消费者来说,无法及时地体验到这种产品的效果,反而会出现心理落差,对品牌产生产生不好的印象,由原来的期望变为最后的失望。

其次是会出现产品体验与产品质量优先级本末倒置的情况,在体验经济盛行的情况下,当一个企业长期保持产品渠道层面的饥饿营销时,企业会在潜意识里去不断打磨线下门店的优质体验感,来契合它高端化的品牌形象,也让用户有更佳的近距离体验,对一些场景化体验产生认同感。然而,往往过于强调品牌的调性,企业会忽视对产品的持续性创新,抓着几类饥饿营销打造出的爆品不停薅羊毛,殊不知产品是企业品牌与消费者沟通的第一要素,当产品质量与产品创新性不能达到用户期待的品牌形象时,再多的饥饿营销也会引来消费者的质疑与谩骂。

再次是放弃部分潜在的消费市场,这是饥饿营销不可避免的一个风险,企业在产品、渠道、促销、价格等层面来开展饥饿营销,抓住的目标消费群体是属于活跃度较高的、对于喜欢的或感兴趣的产品乐于花费成本去买单的,但变相的这类产品面对务实理性的消费群体时,即便是产品的价值理念与他们相契合,当对比购买上所需要付出的时间成本后,消费经验与购买理性会促使他们放弃这类产品。这对于企业来说,失去了一大部分有消费潜力的购买者。

最后是存在资金回笼风险,饥饿营销需要一个较长的销售周期,为了营造一种供不应求的氛围,企业进行饥饿营销需要将原本同时投放市场的产品进行分批次销售,这对于一些产品设计生产时间较长的产品来说,不得不采用囤货的方式,而在分批次囤货销售的这个周期内,一旦出现突发的消费潮流变化的情况,对于产品的购买欲望会下降,囤货积攒容易影响到企业在这一产品的资金回笼,甚至造成资金链紧张。

在当下的新消费浪潮下,饥饿营销的手段无疑能精准把握一些消费者的心理需求,突破消费者的心理防线,通过利用创新性稀缺性的产品与营销手段配合,既能快速积攒一大批高粘性的用户,还能打造高端化的品牌形象。饥饿营销看似比较简单,但不是所有企业都适用的,在未经权衡风险的情况下,盲目地开展饥饿营销,反而会给品牌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因此,我们要警惕饥饿营销的这些陷阱,合理采用,在达到营销目的的同时不影响到品牌的长期发展。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ummeng.com/14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