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1.0的商业形态是以娱乐打赏为主;直播2.0的商业形态是以带货为主;直播3.0时代开始逐渐地细分化、垂直化,也就是除了带货,也可以销售其他的商品与服务。
而当直播进入3.0时代,受益者不再是网红、明星,而是每个普通人都有机会。
1、直播3.0的风口来临
2、不再受限于供应链
3、每个人都能用特长赚钱
一
任何的商业形态都是从单一化逐渐进入细分化,如电商的初期主要是以销售服装为主,而随着市场的成熟,食品、水果、冻品、农产品、甚至宠物都能够通过电商销售。
其次,在电商竞争加剧下,后来者想要入局、并成为佼佼者,就要在所属的类目找到细分市场的切入点。
比如,服装饱和了,可如果你专门做孕妇装、肥佬装就会开辟出新的天地。
同理,在PC互联网时代直播主要是以娱乐为主(直播1.0时代),到了16年直播带货才开始推行(直播2.0时代)。
而直播带货从2016年至今主要销售的主要是化妆品、服装、白酒等暴利产品。
可是如果今日你还想入局直播领域,再去用2.0的思维很难生存。
因为如果所有人都蜂拥而至去做直播带货,靠打价格战是没有未来的,所以你需要用3.0的思维在一个细分赛道或者垂直化的领域切入。
以王力宏为例,即便他是明星、有自带流量,他也不会效仿潘子、嘎子去带货,而是发挥自己的特长,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通过直播卖教唱歌的教程。
正因如此,王力宏首次直播卖课1小时就卖了127万。
由此可见,当直播进入3.0时代,只有在各自擅长的领域,聚焦的细分化的市场,才能够用自己的长版来赚钱。
2
按照上述的思路去分析,王力宏可以通过直播教唱歌的课程,如果你擅长的是互联网产品运营,你就可以把运营的知识做成课件,通过直播销售给有需要的人。
以此类推,擅长销售的可以去打造与销售相关的课程;健身教练可以推出关于健身的课程,发挥自己的特长,用自己的长板去赚钱。
看到这里有些朋友可能会觉得这个观点有些武断,直播3.0除了卖课,卖其他产品就不赚钱了吗?
大部分朋友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没有看清直播带货的底层逻辑。
目前直播带货已经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你想要吸引客户购买你的产品,不仅要有流量,还要把产品的价格压到全网最低。
包括薇娅、李佳琦这些头部主播也是如此,没有价格优势、销量就会下滑。
因此,所有的主播都需要有供应链、资本的支持,才能够屹立不倒。
但直播卖课不受限于供应链、资本的束缚,每个普通人都能成为直播3.0的受益者。
因为你录制的课程就是你的货,而且这个知识产品(课件)、只需要录制一次就能够反复地销售,永远买不断货。
更为关键的是知识产品属于真正的一本万利,只要你把知识与技能录制成课程,就能够在各大短视频平台以99、399、599元,甚至1999、4999元的价格销售给有需要的人。
按照399元一套课程计算,你一天销售10个就是3990元,销售100个就算39900元。
而且卖课不像卖货,不需要囤货、发货、退货等,只需要投资些时间,每天就能进账4-5位数。
3
为什么说在2022年,普通人也能抓住直播3.0带来的机会呢?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每个普通人都有一技之长,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
在以前只能用自己擅长的领域给人吹牛,可现在有了互联网、大数据、直播以及分享经济,每个人都能够通过互联网与直播把自己擅长的知识与技能分享给有需要的人去赚钱。
比如,你懂财务、会做饭、会写文案、懂设计等等,只有你的知识与技能能够帮助他人解决问题,提升认知都能够赚钱。
可问题来了,如何才能够把自己的特长或者擅长的技能与知识打造成课件(知识产品)呢?
需要做好这5点:
一是明确定位与选题,确定你的课程是为谁服务,提供的价值是什么;
二为课程取一个吸引人的名字,用课程的名字去体现中心思想,让消费者看到课程名就知道课程的价值;
三想要让消费者看到你的课程就像购买,还需要用心设计好大纲,这个课纲就像图书的目录、电影的预告片一样,能够让消费者看到其中的卖点与价值;
四想要把自己的干货、知识做成课件,就要学会讲课,让消费者听得懂、学得会,能够落地;
五根据产品的定位、选题以及市场的需求给自己的知识产品做好定价,卖一个好价钱。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知识变现、课程开发的方案,可以进入专栏查看!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ummeng.com/1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