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评图书:
书名:《舆论陷阱:媒体危机应对指南》
作者:栾帆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年12月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是相传2500多年前,老子出函谷关向西时,应函谷关总兵尹喜所约,撰述的《道德经》中的一句。这也是舆论危机化解的根本原则。
“现代公关之父”爱德华·伯奈斯曾说过,“遇到危机的时候,你无法改变事实,但是却可以改变公众对你的看法”。危机,可以理解为危险和机会的相加。
资深媒体人、危机管理和舆情处置专家栾帆在其所著的《舆论陷阱:媒体危机应对指南》一书中指出,这个时代的新闻传播已经从过去的“我说你听”变成“大家一起说”。社交媒体赋予了大众以发声空间和话语权,形成了“意见的自由市场”。这也改变了包括负面事件的传播模式:不再仅仅由新闻记者发现、调查、采访、发表,而是在事情发生之初,其进程就被纳入了传播甚至是直播传播的范畴。
微博爆料,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社交媒体账号传播转发,经由朋友圈等掀起“病毒传播”链条,再到快手、抖音、知乎、B站漫溢式的传播,其间各式消息还会以截图、短视频、文本重新输送回微博,带动更多的知情者、专家、媒体机构、感兴趣的网民参与。这种“正在进行时”式的事件扩散传播矩阵,是传统新闻学、传播学培养的舆情应对体系难以应付的。
《舆论陷阱:媒体危机应对指南》书中指出,当前除了党媒以外,国内许多媒体走向了高度市场化,再加上社交媒体平台上的自媒体用户对于流量及其伴生的广告收益的渴求,这就使得媒体、自媒体用户追逐注意力时不惜采用各种炒作手段,一些时候不免出现对事实的扭曲甚至造假。再加上社交媒体的信息、新闻分发机制,让网络受众陷入群体极化,“日益滋生出一种令人担忧的非理性情绪”。一些网民没有耐心读完哪怕是一篇篇幅不长的文章、报道,只是看到标题,或者蜻蜓点水地大致了解了新闻的大概内容,就开始宣泄情绪。“如今的网络世界,最不缺的是立场和情绪,最缺的是不同观点之间的共处和对话的能力”。
这些都意味着,而今进行危机管理和舆情处置,面临一个复杂多元状况要远胜于过去的环境、背景。一些地方、企业因而在危机事件出现时,害怕犯错,担心多说多错,担忧被(错误地归咎为事件主责方)而尽可能选择拖延、推诿。
《舆论陷阱:媒体危机应对指南》书中指出,每一起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爆发后,我们都应该将之上升到声誉、形象、品牌乃至命运前凸的高度,认真处理和面对它,千万不能掉以轻心。换言之,突发事件构成危机的初始阶段,如果采取恰当的处置,有助于降低其传播烈度,甚至直接转危为机。
这本书介绍了危机处理的基本原则。首先要以维护公众利益为基本点,紧扣事实真相。在这一过程中,当然不能回避参与部门、领导的具体情况,但不能让这类情况的叙述在分量上超过对事实尤其是公众关心问题的介绍,否则很可能引发网民的不满。第二,要切实解决问题,而且还要将这一行动过程告诉公众。书中以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国内多个城市应对疫情的不同方式,造成的不同凡响为例,对这一原则进行了阐释说明。第三,确保第一时间发声、第一时间行动,确保填补信息真空,要为记者尽快发出新闻稿提供便利。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国内一些城市因发布信息不及时而受到批评,地方官员颇为委屈,因为疫情发布需要遵循国家传染病防治信息公布的程序,但这种时候并不是说只能给媒体、自媒体、网友提供“无可奉告”,而要展现态度,能够在已有权限内将一些基本信息,比如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正在参与解决问题的部门及其付出的努力,承诺最短时间以最大努力、尽最大诚意调查清楚事情,完备公布真相和原因,给民众一个满意交待。《舆论陷阱:媒体危机应对指南》书中还强调了,舆论引导中的诚实、透明、负责原则。
接下来,在掌握危机处理的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必要的应对技巧,增强地方、部门、企业以及官员个人处理危机、化解舆情的主动性。首先就是要具有共情能力,如果危机造成了人员伤亡,相关的部门、企业人员应当恰当表达对受害者的同情、重视、关心(无论受害者是否对其伤亡负有责任)。第二,就是要主动发布、持续发布、全媒体发布,尤其是运用近年来蓬勃发展的直播,将问题处理过程透明呈现给民众,清除谣言滋生的空间。第三,对于负面消息,进行正面发布,不否认负面内容,但要做到少重复负面内容。第四,进行好议程设置,不断重复有利于让公众增加信任的积极信息。第五,寻求专家等多方的第三方联盟。第六,以理服人,用故事、事例、比喻、类比、数字等来说理,但必须牢记把握核心信息。第七,说话始终留有余地,等等。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ummeng.com/20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