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暴雨300字感动,郑州暴雨图片素材

中原的10月,秋阳高照,桂香弥漫。没有了蝉鸣,褪去了燥热,处处被金色浸染。郑州的秋天像所有中部城市的秋天一样,宁静而祥和。这一片宁静更衬得3个月前发生的一切如同一场噩梦。

2021年7月20日,本刊所在的郑州市遭遇了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袭击。那天,编辑部的同事们有的被困在了地铁站,有的躲进了路边的小卖店,有的回不去家,只能在单位过夜……城市中更是出现了道路中断、人员被困、停水停电等状况。洪水肆虐,险象环生。

在这样生死攸关的时刻,一些人毫不迟疑地从人群中站了出来,他们逆行向前、舍身救人。作为一本郑州的人物杂志,我们认为我们有必要记录这群身边的“平凡英雄”。他们有在京广路隧道连救五人的网约车司机杨俊魁,拍着车门催促车主们弃车逃生的侯文超,在郑州地铁五号线跪地救人的实习医生于逸飞等……

其实,在这次水灾中,还有许许多多值得铭记与歌颂的人物,是他们让我们明白,英雄也是凡人。

暴雨中在地铁五号线车厢的女记者

小佩是河南广播电视台的一名交通广播记者,今年三十七岁。7月20日下午,她刚暂停将近一天的采访报道工作,准备坐地铁回妈妈家把湿透的牛仔裤换掉,再坐地铁返回单位。

大概5点45分,小佩和来接自己的丈夫一起,从海滩寺站上了开往沙口路方向的五号线。如果不是上了这班地铁,这一天,也只是她职业生涯里很普通的一天。

当时,地铁的客流量适中。通常情况下,三分钟即可抵达下一站,这班车大概走了两分钟后,突然停了下来,广播提醒说临时停车,人们也没发觉有什么反常,但小佩透过车窗看到隧道内的积水很深,她察觉到了异常。四五分钟过后,列车长提着公文包,从车厢中大步穿过,往相反的方向走去。很快,列车往回折返。小佩又多了几分疑惑。

两分钟后,水漫进了车厢。列车长又来了,他举起手,拼力喊道:“所有人跟我走!现在是紧急疏散时间!”大家跟着列车长走到了紧挨驾驶室的一号车厢,两侧的车厢门都打开了,通过踏板,一下就能跳到车轨旁边的应急步道上。大家左手紧紧握住步道里的铁扶手,人贴人,往沙口路方向慢慢挪动。此时,地铁隧道里已洪水滚滚。突然,前方又有人喊:“往回走!”大家再次折返回车厢。车厢门口聚集了一群男士,还有地铁上的救援人员,小佩的丈夫和他们一起把返回的乘客挨个接引到车厢里。

郑州暴雨300字感动,郑州暴雨图片素材

地铁实景

这时,水从驾驶室的中门拼命往里灌。小佩害怕了,她准备求救。身为记者,她很清楚自己发出求救意味着什么。但考虑到几百名乘客,小佩发出了十五分钟前拍的视频,配文:“所有应急、消防,请救我们!我们被困在五号线隧道(海滩寺—沙口路站),请扩散!车厢内的水到胸部了!我已经不会说话了,求救!SOS!”然后,她立即拨通了单位的二十四小时值班电话,并告知了她丈夫的电话。

快8点时,消防的电话打到了小佩丈夫的手机上,于是,她立刻告诉车厢内的乘客:很快会有人来营救我们。

等待的每一秒对他们来说都很煎熬,有人开始向亲人交代银行卡账号和密码。车厢外的水比车厢内的更深,有人提议砸门窗。一位男子开始用灭火器用力砸,砸了很久,终于破了一个洞。随后,乘客们纷纷效仿,连续破开几个洞。

水位开始下降了。这时,小佩又接到了消防人员的电话,说马上就到,她赶紧转告大家。五六分钟后,借着乘客手机微弱的灯光,小佩看到了救援人员的身影。她觉得自己能活下来了。

有人提议“让老人、孩子和孕妇先走”,有人走上前来,接力帮忙抱出孩子。小佩一扭头,发现后面一位年轻女孩几近晕厥,她赶紧上前托住女孩的包,在救援人员的帮助下将她转至安全地带。越来越多的人被救出,有救援人员问:“谁可以留下来当志愿者?”小佩说我可以。她看到站台的保洁大姐也加入了救援队伍,还有那位实习医生于逸飞,不停地给情况严重的乘客做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还现场教别人如何救人。小佩看他一个人忙不过来,就跟着学习。

当于逸飞因没有救活某个乘客而感到自责和痛心时,她上前拥抱了他一下,说:“弟弟你是英雄,你太优秀了,我太佩服你了。”还有另外一名医生乘客,为了救人,把自己的衣服甩在了一边。小佩的丈夫也在坚持救援,后来他一直在车厢后面寻找是否有遗漏的乘客。

安全获救后,小佩借手机给父亲报了平安。回到家里,看到女儿和邻居家的小伙伴在家,她冲上去抱住女儿说:“妈妈回来了,我和你爸爸都安全。”

作为这次水灾的亲历者,小佩说当她在车厢里快要窒息的时候,“觉得自己就要告别这个世界了,永远不能再和家人相见了。我留恋这个世界,留恋我的父母和孩子”。是这份不舍,支撑着她死命坚持。她突然懂得了,只有在死亡面前,人性中最真实的一面才会展现出来。

郑州暴雨300字感动,郑州暴雨图片素材

小佩在被采访时热泪盈眶

在那样危急的时刻,小佩克服自己内心的恐惧,以记者的身份,发出求救信号;看到身边更需要救助的同伴,她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她和丈夫、保洁大姐、医生乘客等人都主动加入救援……这些刚与死神擦肩而过的陌生人,在危难时刻彼此信任,互帮互助,抱团取暖,这大概就是小佩说的“人性中最真实的一面”。

接下来的几天,她常因救援人员的一个笑容,一句“别哭,我们来了啊”,瞬间泪流满面。她说:“因为我是从死亡线上被救援人员拉回来的一个生命,以后会更加珍视生命。”

郑州暴雨300字感动,郑州暴雨图片素材

7·20郑州特大暴雨被淹街道

奋不顾身冲进水流的维修工

今年三十二岁的王峰出生于河南开封兰考,2014年,他进入郑州燃气公司,成为郑州二七区淮河路客服中心的一名维修工。

郑州暴雨300字感动,郑州暴雨图片素材

郑州燃气公司维修工王峰

7月20日下午,王峰和同事一起去二七区兴华南街长江路交叉口的一个小区抢险,6点左右完成工作后回到客服中心。更换衣服后,王峰看到外面水势很大,就步行离开了客服中心,往西边一个十字路口方向走去,查看水情。

这时,王峰看到路边有几个窨井盖已经被大水冲开,十分危险,他想去提醒路人。不想刚到十字路口,王峰就听到有人喊:人冲跑啦!只见一名女子被洪水裹挟着向东急速前进,瞬间就被冲到了他的正前方。那一刻,王峰不假思索,立即追了过去。因洪水势头凶猛,阻力太大,他用尽全力向上跳跃着往前冲。王峰的老家临近黄河,沟塘比较多,他从小就会游泳,水性很好。十几秒的功夫,王峰就追上了这名女子,并死死拽住对方。因为水流湍急,他们又被水流冲着往前跑。王峰就用双手将女子抱入怀中,稳定之后,将她拉到路南侧的高地上。

王峰一扭头,又看到了两个男孩落水,这两个男孩也被大水冲着往前走,还发出阵阵尖叫声。他放下刚救出的女子,再一次义无反顾地冲进水流。这两个男孩当时都坐在水里,站不起来,王峰先拉起其中一个,把他拽了起来,叮嘱他不要动。然后,他和这个男孩一起把另外一个男孩也拉了出来,三个人紧紧拉着一起走到路北侧的安全地带。

不觉间,王峰的双腿抖个不停。他才想起来自己跟这三个人都还没顾得上说几句话。

王峰救人的情景被人拍了下来,视频传到网上后引起了很高的关注度。因为他的工作通常就是处理险情,所以这次救人的事情,他既没有告诉单位,也没有跟家人提起。直到几天后,这条视频被他们客服中心的所长刷到,所长拿着手机找到王峰,问视频里救人的男子是不是他,王峰才知道自己救人的过程被拍了下来。他很意外,也有些害羞,说,“抢险的活儿干多了,干久了,所以一遇到险情,我就想冲上去”。

王峰在单位口碑很好,大家都说他是一个有担当的人。此次他不顾一切去救人,在他自己看来,是出于本能。他说自己想都没想,就冲过去了。事后回想起来仍然不害怕,也不担心,声称自己“胆儿肥”。还说今后,路遇险情依然会冲上去。

当被问起目前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时,王峰说:“当然是把工作做好,也希望我救的那几个人平平安安。如果具体到我个人,最迫切的愿望就是尽快找个女朋友,告别单身。你不知道,我父母催得我受不了……”

郑州暴雨300字感动,郑州暴雨图片素材

合力抢修电缆

把收费站用作避难所的站长

郑东新区收费站位于京港澳高速郑开大道交会处,是通往河南省会郑州的东大门。通车十年来,该站因7月20日这场特大暴雨首次被迫关闭。此站站区中间突起,周边如盆地般洼陷,地形犹如大元宝。作为该站的党支部书记、站长,三十五岁的张昆平在这里工作已近六年。

郑州暴雨300字感动,郑州暴雨图片素材

郑东新区收费站站长张昆平(左二)在组织工作

从18日晚上开始,因连续降雨,郑东新区站内积水过多,站里的水泵无法满足抽水需要,张昆平连夜从周边调运水泵。19日早上,高速公路管理处指挥中心的预警短信一条接一条,她意识到这次的雨不同以往,便迅速带领职工排查防汛物资和工具,并备足了站内员工三天的食物。20日,雨越下越大,丝毫没有停的意思。晚上7点半,四台水泵同时作业,都无法降低积水深度。张昆平当机立断,汇报至分公司后决定切断电源,封闭上下匝道,关闭全部收费车道。21日凌晨,下高速口往武汉方向匝道口最浅的水位已达一点二米,身高一米七三的张昆平蹚进去,水瞬间就没过了腰带,往北京方向的积水最深处已达四米。他们决定将东三环北收费站到郑东新区站内的这段道路封闭。

21日早上5点半,张昆平眼前的郑开大道上,几百辆车在洪水里滞留了一夜。不断有老人带着孩子问路,好多司机向她求救。站点周围被洪水侵袭,封闭的收费站是最安全的。张昆平立马想到了将被困司乘人员和车辆疏导至站前广场,得到了领导的支持。张昆平通知站内职工打开岗亭和大厅,设立便民服务点,备好应急药品和开水,引导司机进入广场。

雨渐渐停了,周边群众陆续来这里避难,张昆平跑到远处栏杆上给防汛指挥部打了求救电话。下午5点左右,救援物资来了。张昆平立即组织职工和志愿者搬运物资,便民服务台成了临时物资发放站,光登记领取物资的本子就写了七本。

很快,火箭军、武警官兵、蓝天救援队等各方救援力量相继赶来,路过的冲锋舟也成了收费站的临时摆渡船。天黑后,收费站成了周边唯一有灯光的地方,越来越多的人们赶来避难。他们打开了站内所有的会议室、更衣室,还有大厅等其他办公用房,四层的收费站大楼里全部挤满了人。忙到后半夜,张昆平双脚泛白,磨出了血泡。她经过走廊看到满是滞留的人们,不禁湿了眼眶。

郑州暴雨300字感动,郑州暴雨图片素材

武警在受灾地区帮助群众

7月22日,涵洞里最浅的积水也有一点五米深,但滞留人数已达站内承受极限。张昆平和各方救援队队长商议后,分别用冲锋舟将人们送至对岸,武警部队、高速交警和路政负责在积水点接应并疏散群众,终于在当天将全部滞留群众安全转移。

天晴了,水退了,救援队陆续转战新乡安阳等地,剩余物资也发放完毕,工作人员挨个打电话通知车主将车开回。23日晚上11点,张昆平第一次觉得饿了。但地下通道和路上的积水点仍然是个难题,她又组织抽水,清淤,清洗,检修设备,三支专业队伍再次投入“战斗”。

26日上午9点,经过三天三夜的抽水,路面终于恢复正常,站点具备通行条件。十九分钟后,京港澳高速公路郑东新区收费站全站双向正常通行。

这七天七夜,张昆平的足迹踏遍站区每处积水点。她和站里这支青年队伍,每天奋战超过二十个小时,双眼熬得通红。她不知道,这几天里,她四岁的儿子和家里的三位老人困在家中,家里早已停水停电。老人见到忙完的女儿时,奔跑相拥,泪如雨下。

如果说这次水灾是一场考试的话,毫无疑问,张昆平得了满分。她的使命担当、职业敏感度、决策力,让她在面对困境时勇敢“逆行”,保障了数百名群众的生命安全。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郑州暴雨300字感动,郑州暴雨图片素材

群众合力搬运防洪沙袋

无法按时归队的消防员

刘金阳是成都消防的一名现役消防员,他今年刚二十四岁,已经在成都消防参加过多次抗洪抢险。在这次水灾中,他毫不迟疑地做了一名志愿者。

郑州暴雨300字感动,郑州暴雨图片素材

成都消防员刘金阳(中)在郑州帮助运动物资

他是河南安阳人,因父母受伤住院请假回老家一趟。7月20日是他准备归队的日子,他已经买好机票,换上了消防制服。因为降雨,原定的航班取消,刘金阳立即买了高铁票,赶往郑州东站。这天下午5点40分左右,刘金阳到达郑州东站,发现雨水已经没过腿肚,他下意识地感到这次强降雨很可能会带来灾难。

嘈杂的郑州东站已经滞留了很多人,刘金阳自觉协助民警和安保人员疏散行人。随着一声急促的呼救,他开始了这次特大暴雨的救援行动。

“你好,我们急着看病,打不到车了,能不能帮帮我们!”眼前站着一对夫妻,男子抱着一个两岁左右的孩子,孩子呼吸急促,脸颊微红。孩子父亲解释道:“孩子嗓子卡住东西了。”刘金阳紧张起来,“赶紧送医院!”他不熟悉郑州的道路,就向人群搜索,看到一名执勤护士,立刻上前寻求帮助。在护士的带领下,刘金阳抱着孩子,夫妻俩帮他们打着伞,去了距离东站最近的医院。然后,他又把这位护士送回东站。

当晚,郑州东站大多数列车停运,刘金阳和滞留的乘客们一起,在站里待了一夜。21日早上6点多,站里的水下去了一些,刘金阳前往附近的一个消防中队,和当地消防队员一起参与救援,他们帮助从社区往医院转移新冠疫苗,参与地下室排水等。了解到片区群众基本安全后,刘金阳决定去一线参与抗洪。

22日下午,刘金阳看到京广路隧道险情的报道,给当地消防队负责人留了“我希望去一线”的信息后,随即赶往京广路隧道。当时,路上有很多救援车辆,他搭乘一段,步行一段,再搭乘一段,就这样到了京广路隧道。

当刘金阳走进隧道时,里面的救援人员告诉他目前都是机械在排水,用不到人,他就去了附近的街道办事处,参与运送救援物资和交通运输。忙完后,他的身体因持续涉水已经浮肿,就在街道办临时休息了一夜。

23日,郑州市区灾情减弱,河南北部的新乡卫辉市灾情变得严重,刘金阳又想到那里去。于是,他跟街道办事处的负责人联系,借助志愿者平台自发组织大家去卫辉救援。

24日上午,又一批志愿者到了卫辉,刘金阳和他的伙伴们暂时回到郑州休整,同时又集结新一批志愿者。下午5点多,他带着志愿者回到卫辉,继续参与救援。到卫辉的第三天,刘金阳和大伙儿得知灾区已经不缺水和食物,但急缺生活物资时,集体捐赠了七千多元,用来购买生活用品。他似乎忘记了自己原来的归队日期……

有记者采访刘金阳时,他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一名消防员,虽然我在成都消防工作,但是只要有受灾的地方,只要人民群众需要我们,就应该有我们的身影。更何况我是一个河南的孩子,我应该为家乡贡献一份力量。”

刘金阳只是这次水灾中千千万万名志愿者之一,还有许多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人,虽然他们身份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但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尽己所能,为受灾的人们默默送上一份力量、一份希望。

持续三十小时水中救人的电焊工

今年三十一岁的袁格兵是湖北十堰人,他于2020年5月来到郑州,是中铁一局施工队的一名电焊工。因为连日下雨,袁格兵的工地停工了。7月20日中午12时左右,吃完午饭的袁格兵从宿舍出来,骑着单车出门办事。他来到陇海路京广路路口时,看到一辆小轿车被淹到车顶,陇海路高架桥下面堵成一锅粥,他没有多想,把手机装进方便袋内,开始帮忙指挥交通。这时,他看到远处有两辆公交车被淹,车内已经有积水,就冲过去帮忙转移车内乘客。

郑州暴雨300字感动,郑州暴雨图片素材

中铁一局电焊工袁格兵

下午2点左右,京广路隧道积水猛涨,很快没过大腿。袁格兵一直在救人,他的眼睛几乎都被雨水眯住了。他隐约看到有人抱着树、有人扒着栏杆、有人爬上信号灯,路面低洼处有人被冲走。此刻,他只有一个念头,赶紧游到他们身边去,赶快救人。

袁格兵在河边长大,村子附近的大坝处每年夏天都会发水,所以他水性好,一有人落水,村民们就来找他。面对眼前的境况,他丝毫不顾自己的风湿病,摸索出一条较为平整的路,指引着行人往地势较高的楼里躲。

水浅的地方,他直接把人拉上岸;水深的地方,他就让人先搭在泡沫板上,再将其推到安全的地方。来来回回数次,腿抽筋时,他歇不到一分钟就又赶紧往水里冲。

天快黑时,消防员来了,看他水性好,就给了他一个救生圈。袁格兵把绳子一头拴在腰上,一头拴在救生圈上继续搜救。“还有没有人,有没有人?”袁格兵不断呼喊着,每次都传来了回应……他一次又一次把陌生人救出险境,自己已经冻得没有知觉。

回到岸上已是凌晨三四点,袁格兵和着满身泥水的衣服躺在地上,勉强睡了两个小时。他不记得什么时候脱的衣服,也不知道手机、钱包、身份证等掉在哪里,只知道在水中泡了太久,衣服贴在身上往下坠,他索性都扔掉了。

袁格兵曾经生过一场大病,落有病根,医生告诫他不要干重活儿,不要熬夜,谨防感冒,但他全然将这些抛到了脑后。第二天早上,他又回到救人的地方,才发现“京广北路隧道”几个字露了出来。几十辆车漂在水中,他担心有人被困在车里,就把看到的车排查了三遍。他先滑到车顶,再尝试打开车门,如果车门能打开,就用脚伸进去试探,看有没有人。除了排查车辆,袁格兵还要维持现场秩序,防止群众掉进水里。

此时,袁格兵已经连续救援三十个小时,救出五十余人。晚上10点多,他困得睁不开眼才回宿舍。路上满是淤泥和杂物,周围又停电,他不熟悉路,就边走边问。他的风湿病犯了,膝盖疼得站不住,只能慢慢走。脚上不知何时划的两道口子,也开始化脓。躺在床上,袁格兵浑身针扎似的痛。

22日一大早,他又去排查车辆。警察封锁了现场,他在外围帮忙,来回跑着搬运食物和饮用水。隧道那边不需要他了,他就回到立交桥下帮助指挥交通。

23日晚上,袁格兵借用舍友的手机向家人报了平安。他说,“被水冲走的时候我害怕极了,担心自己遇险,幸运的是我挺过来了”,“危险虽然无处不在,但身边感人的事情让我不知疲惫”。

26日,有人捡到了袁格兵装手机的方便袋,因包裹得很严,手机没有进水。捡到手机的人经过多方联系,才把手机送到他手中。袁格兵十分高兴,那是他攒了很久的钱才买来的。

8月1日,中铁一局宣布破格录取袁格兵为单位正式员工,他受宠若惊,“我没有文凭,做梦都没想到会成为央企员工”。去年5月来郑州时,因为疫情,他又是湖北人,很难找到工作。中铁一局当时给他做了核酸检测,留下他暂时做一名劳务工。他很感动,把这一切都记在了心里。他说:“我一定会踏实工作,勤奋学习,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郑州暴雨300字感动,郑州暴雨图片素材

郑州暴雨300字感动,郑州暴雨图片素材

警察在帮助人民群众

他们不是名人,或许他们的一生都很平淡,只是在那样生死攸关的时刻,他们让自己顶天立地,用人性的光芒把暗夜照亮。他们很普通,就像我们身边的人,默默无闻,尽己所能,也许一生只有这一次留下一个伟岸的身影,但这个城市告诉我们,英雄,就在我们身边。

(感谢《东方今报》记者梁新慧、王姝、赵丹、付雨涵等为本文提供资料)

(原文《英雄,就在我们身边》刊于《名人传记》2021年第10期 文/侯文杰)

责编王苑 责校张静祎

排版王苑 审核杨彦玲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ummeng.com/23108.html